2019年5月4日
佛教認為「戒殺與放生」,是世間最大的善業和消孽法,可「消除惡業,增添功德」。習俗上,有些信徒常會在母親農曆生日當日,甚至是母親節前的初一、十五日放生,為母親行善積德,消災免禍。2019年5月12日(周日)是母親節。今期,我們談談近年流行的「放生要有智慧」之說。
在澳門、台灣及新加坡,近年都對「放生」相繼立法和規管,但本港至今,卻未有立例規管經營放生活動或有關行業。
三地放生法例
一、澳門的《動物保護法》,訂明若因傳統、習俗、祭祀、喜慶活動儀式或為保育的目的,將動物放生回適合其生長,且不會破壞生態平衡的自然環境,動物擁有者必須於放生前,取得有關許可,才可進行。違者可被罰款澳門幣2萬至10萬元。二、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訂明,未經有關機關的同意,不得釋放野生動物,違例者處罰新台幣5萬元至25萬元;有破壞生態者則要處罰新台幣50萬元至250萬元。三、新加坡的《公園與樹木法令》訂明,禁止在公園、自然保護區、蓄水池等地放生,違者可被罰款5萬坡元、判監6個月。筆者強調,胡亂放生,除會影響生態平衡外,還易害死有關動物。本港現行法例,雖還未有禁止放生活動,但如將動物置於不適合環境,致牠們受不必要的痛苦,則屬「殘酷對待動物」。如常有人誤將淡水龜放生於鹹水的大海,誤令其受到不必要之苦,甚至死亡,便有可能觸犯法例,可即時被檢控。
七種放生傳說
華人特別喜愛放生烏龜,這因烏龜不僅具有耐飢渴,壽命長的特性,而且更是傳說中的「四靈」之一。相傳烏龜頗具靈性,善通人意,並且還懂得感恩圖報,放生烏龜之後,傳聞有些龜會回頭「叩謝」三次,以示感激恩德。傳說中,放生烏龜,有七大好處:
傳說一:延年益壽
烏龜是長壽的象徵,習俗謂放生烏龜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免除疾病。
傳說二:祈福求貴
習俗常用放生烏龜來祈求福祉,上蒼保佑,或者祈祝官運亨通,大富大貴。
傳說三:人丁興旺
烏龜也是繁衍的象徵,放生烏龜可以讓子孫世代繁衍,興旺昌盛。
傳說四:消除惡業 解怨釋仇
據傳放生烏龜可以消除前世所做的種種惡業,解開怨結和仇恨。
傳說五:積善增德
據傳放生烏龜可積累善業、增添功德,來世更可成為富貴長壽之人。
傳說六:往生極樂
據傳放生烏龜,人死後便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免墮入地獄,受萬劫之苦。
傳說七:避災免難
人們認為烏龜是神聖通靈的動物,不可殺害,放生烏龜可以消除災難,保全家人性命。
放生烏龜有一則傳說。古時候,有個人叫劉彥回,他父親在任潮州刺史時,得到下屬進獻的一隻大烏龜。屬下官員都向他道賀,說這是大吉大利的象徵。而劉刺史感到自己並非富貴之人,就把烏龜放回原處。劉刺史死後,劉彥回到房州當官。有一天房州發生了大洪水,沖毀了房屋、樹木等,劉彥回和家人都驚慌失措,不知怎麼辦。這時突然出現了一隻大烏龜,帶領他們躲避到安全地方,劉彥回全家都非常感激,但又不知道原因。當天晚上劉彥回夢見烏龜對他說,是他父親當年救的那隻烏龜專程回來報恩,劉彥回才恍然大悟。
放生烏龜其實很簡單,首先弄清楚要放生的烏龜屬於哪一類,選擇適合的環境放生就可以了。如陸龜、草龜就可放生到土地、沙地、草地上;海龜就放回大海;淡水龜就放生到淡水的江、河、湖、泊之中。民間放生烏龜,還喜歡在龜背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在龜殼上掛一個銘牌作標識,記錄放生的人和時間、地點等,以便日後辨認。但要強調的是:把烏龜放生時,必要兼顧會否破壞該處自然生態。如單在2016年7月至9月期間,本港的愛護動物協會,曾經救過300隻被放生入海(鹹水)的淡水屬性巴西龜。巴西龜是外來物種,在本港沒有天敵,大量的放生這種外來龜種,會影響生態平衡,釀成生態大災難。
宗教放生儀式
佛經云:「諸罪孽中,殺孽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即宗教學說認為,放生的真諦便是勸告世人勿殺生、常行善。筆者則強調,放生要有智慧。不當放生會令動物枉死,及令生態失衡。反過來說,平時生活簡單不奢、樂善助人、不作口孽、減少浪費等,已天天是「放生積福」。
宗教放生的儀規,大致如下︰
一、(楊枝淨水)演淨科儀讚文一遍。
二、大悲咒一遍。(亦可代以六字大明咒百八遍)。
三、啟請佛菩薩聖眾。
四、代活物皈依三寶。
五、代活物懺悔罪業。
六、代活物發四大宏願。
七、代活物發四大自性宏願。
八、諷誦七佛聖號,聞者可昇人天。
九、誦般若心經一遍或三遍,替活物開智慧。
十、誦佛號、誦往生咒,愈多遍愈佳。
撰文:伍懷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劍膽琴心 弦外之音 |
上一篇: | 奧地利Boltenstern 3D打印首飾 革新傳統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