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
在這個人人機不離手的年代,我們無時無刻都難以躲避變成別人精采生活圖片中的一個路人甲。我可能是你手機圖片集的某個路人甲,你也可能是我手機內某個路人乙。英國當代藝術家朱利安奧貝(Julian Opie)也經常走到鬧市之中用鏡頭捕捉他的路人甲,分別是,他會用繪畫將路人甲們變成他藝術中的主角。
平凡人觀察
奧貝活躍於國際藝壇,也很受流行文化圈和各地商業機構歡迎,例如2016年銅鑼灣的Tower 535就找來奧貝為外牆創作LED燈光裝置作品Walking in Hong Kong。他最為人熟悉的「Walking」系列,總是能引起觀者的共鳴和互動,在他繪畫三五成行的路人甲當中,我們看見同樣平凡的自己,就像中環銅鑼灣旺角任何一個路人甲乙丙,這種平凡日常,沒有令人緊張的批判或挑戰。在他的作品前,我們樂於也扮演一個路人甲,自拍打卡,分享這一種安心感。
在2018年Walking in Melbourne.2中的路人甲們,一貫地沒有眼耳口鼻沒有表情,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從他們的打扮外表和走路姿態中,看見路人甲們的某種典型,並因而產生莫名的親切感。
地中海禿頭中央肥胖的大叔是不是很熟口熟面?身邊總有個3月已急不及待出動小背心的女友人?在一片灰沉的鬧市瞥見步履輕快的時尚女生難免望多兩眼?開始有個小肚腩的中年西裝男有點像某某同事?穿着平實不起眼拎住一袋二袋的長髮女,不就像身邊某個她?抑或,根本就是自己?觀察路人,將這些平凡人的印象感受記下並繪畫出來,成為了奧貝看世界和創作的方式。
走路的藝術
1958年生於倫敦的奧貝,八十年代開始創作,2000年之前畫作大多以風景和都市建築為主。其後,他開始對人體及動作着迷,大量創作人體不同動作姿勢的繪畫,有的是簡單擺動身體,有的是複雜的鋼管舞姿。2006年的People Walking,以粗黑線簡單描畫一對男女連續的走路動作,正式展開他對Walking的探索之路。這段期間,描繪一兩個人走路的大量練習式畫作,粗黑線條勾畫外形,平面色塊背景,正式確立他簽名式的風格。2012年4個行人的Walking in the City,人物依然以粗黑線描繪,頭髮衣衫則仍見光暗及紋理細節;2014年的 Walking in Shoreditch,黑線條變得更粗,衣飾光暗及紋理完全消失,只填以平面色塊。
發展到最新的兩個系列「Walking in Melbourne」及「Walking in New York」,將頭形臉孔進一步簡化成圓頭人,就像公眾場所那些指示標記公仔;粗黑線條也更簡潔洗練,路人之間的配置和步姿動態組織得更成熟。完全單線平面漫畫化的風格,比早期相對較多細節的處理,展現出更富時代感的日常。
奧貝的「Walking」系列,畫了足足超過10年,而且看來還可以繼續Walking下去 ,你可以說是重複,也可以說是同一主題的不斷探索和演進。對某個物事的執迷,似乎是藝術家的宿命,正如莫奈的蓮花、草間彌生的南瓜。一個藝術家風格的建立和成熟,不是一年半載,而是一生的摸索和實踐。
奧貝也愛運用不同媒介如絲印、噴漆、木板、金屬板、阿加力膠、馬賽克等,將Walking主題實驗展現出不同質感和視覺效果。此外,以LED顯示屏、電腦動畫配合聲效等科技,將walking、running及dancing這些動態主題,加以推進。
Walking動畫創作過程是這樣的:在街上招募路人到他工作室,讓他們在步行機上不斷行走,奧貝將他們行走的動態拍攝下來,以供創作。新科技的運用令奧貝的路人甲發揮得更有趣味效果,尤其在公共空間創作上,他那些LED路人裝置出現在繁忙鬧市或商業建築,現實的人來人往,跟他作品中同樣在Walking的路人甲們,形成一個虛實奇妙的都市風景。
沒有名字沒有表情的路人甲之外, 奧貝另一重點創作是有名字有眼耳口鼻的肖像畫——2000年為英國樂隊Blur繪畫精選唱片封面Blur: The Best Of,4位成員Damon、Graham、Alex、Dave圓點眼幼線嘴的肖像畫,令他一畫成名,並獲選為2001年Music Week CADS最佳封面,此封面4位成員的肖像原畫,更被倫敦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收藏。
至於奧貝藝術的the best of,我認為,就是他那些Keep Walking的路人甲們。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