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27日

黃靜美智子 大學道

DSE數理尖子 投資虧損啟發 修讀量化金融

香港科技大學的量化金融學有「神科」之稱,多年來吸引不少尖子入讀。修讀量化金融學的基本條件,除了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當然少不了優秀的數學能力。現就讀該系一年級的蘇文杰,從小已在數理方面有卓越表現,曾代表香港出戰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又在文憑試中考獲六科5**的佳績,更曾有機會獲劍橋大學的有條件取錄。

年紀輕輕便交出亮眼學術成績表的蘇文杰,卻在中四時學習投資股票市場錄得虧損,但在那一次經歷他亦得到啟發:「投資」建基於「了解市場」,遂令他決定修讀金融相關學科。他直言:「自己喜歡挑戰,每次都從經歷中學習,想着下次如何做得更好,贏番轉頭。」

蘇文杰(David)自小學階段已展現出極佳的數學天分,當時受老師鼓勵參加數學比賽,獲得佳績,因此有機會在課外修讀不同數學課程,令他開始鑽研更多數學知識,興趣漸厚。「數學是一個解難過程。你見到一個問題,就嘗試用不同方程式去拆解,中間可能有失敗,但當你找到正確的方法,就會有很大的成功感。」

 

David在中學時已經代表香港遠赴俄羅斯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他憶述:「考試題目的確不容易,最初我完全不懂作答,但應考時間足足有5小時,所以做錯了就慢慢由頭計起。透過參加不同比賽,累積更多面對大場面的經驗,對自己來說也有好處。」故此,談到文憑試應考的心得,他認為最重要是調整心態,「當你愈驚愈不穩定,例如緊張失眠,其實十分影響自己的精神和情緒,對於應考表現一定會大打折扣。」

中學初次投資

David在DSE選修化學、物理、經濟和數學科延伸部分M2,直言選修經濟因為希望自己接觸不同學科,日後有更多選擇。而他對金融的興趣,則來自中四那年初次在金融投資方面的實戰經驗。他把經歷娓娓道來:「當時媽媽想我嘗試股巿投資,就借了2萬元給我投資。家裏不是很富有,所以這是一筆很大數字的金額。」一個中學生初試牛刀,相信必定膽戰心驚,他續道:「我一直都好緊張,那時股巿跌得快,而且跌幅幾大,最後虧蝕了部分投資,自己感到不知所措,好想彌補損失,於是我自己不斷研究金融體制,自學經濟理論分析,發現自己對這方面好有興趣。」

投資是一場博弈,有輸有贏,面對失敗,不少人都會因而卻步,但David反而愈戰愈勇,坦言:「自己對這類風險幾有興趣,雖然今次虧蝕了,但不會從此不再試,反而從今次的經歷中學習,想着下次如何做得更好,贏番轉頭。可能也與自己性格有關係,如果你不願冒險,就未必得到好大的回報。因此,想要回報,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有效地控制危機。」

曾經報讀劍橋

勇於挑戰,才有機會突破自己。David在中六時曾報讀劍橋大學,完成相關考試和面試後,收到院校的有條件取錄,相當振奮,不過因為沒獲發獎學金, 考慮到家庭負擔,所以唯有放棄學位,轉而報讀香港科技大學財務學系量化金融學理學士。

「我媽媽都好支持我,她認為我揀有興趣的決定就好,她並沒有強加什麼要求,只要我做得開心就好,她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度。以前讀數學時,大多數題目都有標準答案,你可以運用不同方式去尋找指定答案。然而,現在於金融上,沒有一個對或錯,因為目標是把利潤最大化,而當中沒有一套絕對正確的方式,有各式各樣的理論。」David說。

他托一托眼鏡,繼續侃侃而談:「而且金融牽涉很多人為因素,因為股票巿場不全然透過技術來運作,還涉及人的心態,例如當股巿好,因為人有羊群心理,忽然好多人湧入巿場,可能導致泡沫經濟。相反當股巿跌,又可能有恐慌式拋售。我自己很喜歡這樣從人為因素出發,了解不同巿場變化。」眼前這位一年級學生的言談有條不紊,口吻儼然專業人士一樣。

重視商業倫理

此外,David也參加名為「Traders at UST」的活動,既有客席講座,亦與一眾對投資有興趣的同學在投資比賽中互相切磋,或者討論不同金融議題。雖然David對金融科技深感興趣,不過談到深刻的課堂經驗,他則認為最近一個探討商業倫理的課程相當有意義。由於課程要求學生做一些社會服務,於是David和同學有機會接觸本地狗場,幫忙清潔和統籌領養日活動,他表示這次是全新的體驗,說道:「因為自己未接觸過這方面的工作,也沒想過讀這科會有這些機會,很有趣,我們跟義工討論運作工序,又在領養活動日中親身向巿民講解,互相交流對動物權益的看法。畢竟這科着重討論倫理,對這專業都很重要。我認為最基本是不能違法,至於與人相處方面,誠信也好重要,而動物權益也是巿民應有的社會責任。」

 

David雖然只是一年級,但已經對學系有很強的歸屬感,形容如大家庭般。該系有林林總總的活動,例如金融學系運動會,是量化金融學課程和財務學系的年度活動,除了有各級學生,不少教授也有份參加,師生之間交流融洽。另外也有同伴輔導計劃,由高年級學生去照顧指導新生,如實際選科分享,或者實習建議等等,加深新生對學院認識,適應大學生活。

面對任何有不確定性的事情,如何應對,必須先衡量各種報酬與風險,繼而作出最適當的決定。當代量計大師Edward O. Thorp曾言:「生命中重要的是你做過的事,如何做到,花的時間是否值得,以及分享。」相信在修讀量計金融學上,除了以數理結合金融理論,訓練加強邏輯思考,更是學習如何周全地考慮事物,無論在金融市場,抑或做人處事,也是一門無價交易課。

 

 

香港科技大學──財務學系理學士(量化金融學)

創立年份︰2004年(量化金融學)

學系主管︰張處教授

學系概況:財務學系致力維持世界級水準的研究和教育,並積極在本地、內地與世界三重學術領域及金融發展領域內,作出重要貢獻。學系尤其重視國際性。學系現有21位全職教授,並來自12個國家。學系亦於國際性研究上擁有卓越成就,並在亞太區研究上連續榮登首位,亦於國際性研究上排行前25位。在教育層面上,學系提供學士課程、碩士課程及博士課程,當中的一個碩士課程更與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合作開辦。

學士課程:理學士(量化金融學)課程專為那些希望成為量化金融專業人士的學生而設,並擁有統計學、數學和編程方面的知識。量化金融學課程反映當前的市場趨勢,並強調定量方法、數據分析和編程技能,以解決金融業務問題。學生可以學習各種主題,如資產定價、定量交易、投資分析、投資組合管理、企業融資、衍生證券、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業務預測、統計、數據挖掘、 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DSE成績: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申請入讀「量化金融學理學士」課程的學生,須具備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其中包括四科核心科目及兩科選修科目,數學M1或M2亦計作選修科目,並達到香港科技大學最低入學成績要求。本課程的收生分數,以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最佳6科成績計算(其中包括英國語文及數學),2018年經聯招入讀課程學生的中位數為52.5(加權分數)。詳情可參考以下網址︰https://join.ust.hk/docs/adm_figures/2018_adm_figures.pdf

面試資料:如報讀量化金融學理學士(JS5332),入圍的學生需要進行首輪學系面試(約5月上旬),以及次輪課程面試(約6月上旬)。此外,個別未有機會參與5、6月面試,而放榜後把課程放在A組別且成績達要求的同學,則會於7月中旬被邀請進行面試。

網址:http://www.bm.ust.hk/fina/programs/bsc-in-quantitative-finance/bsc-qf-overview

 

撰文:黃靜美智子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