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22日

班哥 班哥有食緣

元宵和湯圓

據中央台報道,今年元宵節超市的湯圓大賣,反而元宵沒人光顧,銷量只及湯圓的十分之一。在過年食品中,有人說元宵和湯圓只是一樣東西,只不過是南北叫法不一樣而已,其實兩樣食品非常相似,但還是有分別的。

又名「浮元子」

元宵節始於漢代,漢明帝提倡佛教,僧人正月十五觀佛舍利,到漢文帝時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曰:「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咏,附此說家風。」范成大的詩曰:「捻捻粉團圓意」,亦元宵節物。《清嘉錄》卷一也說「上元市人簸米粉為丸,曰『圓子』。」故元宵又叫圓子(浮元子)。

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以白糖、果仁、芝麻、豆沙、黃桔、核桃仁、棗泥為餡料,用糯米粉包成圓形,象徵團圓之意。但實際「元宵」和「湯圓」分別很大,湯圓做法是將糯米粉揉好,像包餃子一樣,將餡料包入麵糰,餡料有素有葷。而元宵多用甜餡料切成固體小塊,蘸水,在盛滿糯米粉的筐篋內滾動,直到餡料沾滿粉,滾成圓球才成。現在一般用機器做了,但近年台灣仍然有人遵從古法做元宵,非常難得。

回憶母親味道

班哥家母亦是做湯圓能手,記得做法是把糯米浸水中一天一夜,然後連米帶水放石磨的小孔中磨製,用布袋袋起吊一夜,待水滴乾後把粉糰弄碎晾乾便成糯米粉。那時候食物供應短缺,包湯圓用的餡料可能是一小塊蔗糖,用薑放水煮熟已是天下第一美味,自然包括老母親的愛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