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13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月經雜談

經期的英文是menstruation,跟「men」無關,其實此字由拉丁文menstruare來,意思是每月(monthly)的意思。此字跟中文的月經一樣是中性字眼──雖然在中國古代,正值經期的婦女也被視為不吉利。

在現代社會,印度與尼泊爾文化對月經最為忌諱。BBC兩年前曾有報道指出,尼泊爾山區女孩經期時必須離家,在專門的茅屋居住,裏面沒有正式的床鋪,她們不能做飯,不可從村裏提水飲用,不能洗澡,更不准碰植物和牲口,當然更不准碰男性。當地人認為,正值經期的女士,若碰乳牛,乳牛就不會產奶。若碰果樹,這樹就不再結出果實。更甚者,在經期完結後,女人要經乳牛的尿「淨化」才能返回正常生活。如此傳統文化,究竟為女士們的健康增添多少危機?

但不是所有文化都視月經為不潔,如美國西北岸的印第安原始部落Yurok,那兒的婦女就不為月經感到羞恥,人們視女性經期為自我成長的重要時刻,是冥想、累積精神力量的時機。婆羅洲的Rungus文化,也視經血為身體多餘廢棄的液體而已,不會有不潔淨的想法。

環境災難

雖說「Padman」Arunachalam在印度推廣使用衞生巾,令女性減少感染風險,不過衞生巾在另一方面卻是環境災難。一個女人,每次要使用至少4至5塊衞生巾,每4至6小時換一次,經期若每次來5天,每次就要用逾20塊衞生巾。近年環保界興起布衞生巾及月經杯,因使用不方便,始終未能被廣泛使用──很難想像要上班的女士每次經期時要放兩塊已髒了的布衞生巾在手袋,回家後還要清洗,這還未計女性在生理期經歷的種種不適,用到的是堅毅之人,用不到始終是人之常情。情況如飲管之爭,也許生物降解材料才能解決這古老的衞生問題。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