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27日

吳雄 訪談錄

丹麥藥廠高層 潘淑嫺談研製新藥之難

電影《我不是藥神》披露內地抗癌藥價過高,病人負擔不起轉買印度仿製藥,影片因寫實而感人,政府大受感動下把該藥納入醫保。觀眾或許有疑問,大藥廠又是什麼角色,何以藥價如此昂貴?丹麥靈北大藥廠香港區總經理潘淑嫺(Patty)正好揭開了謎底。

靈北大藥廠來自丹麥,1915年成立以來專研究腦神經科藥物,Patty透露2015年研發一隻新藥需26億美元,藥物專利權雖有20年,但往往很快就有仿製藥出現。然而,研發藥物為的是造福人類,科研投入絕不能吝嗇。

北歐國家丹麥地處極寒,日短夜長影響人們生活,導致很早就出現情緒問題。漢斯靈北(Hans Lundbeck)103年前創辦公司,上世紀已經開始製藥業務,由於他和太太沒有兒女,於是成立靈北基金會,專注研究腦神經科藥物。

1996年,靈北藥廠的柏金遜藥登陸內地,4年後藥廠在香港成立公司,獵頭公司找了10個候選人,最終相中在瑞士藥廠擔任產品經理的潘淑嫺。

「當時在商務中心租了100呎的房間,一個人,一張枱,一張凳,一部傳真機。」她回憶說。

在分享奮鬥史前,她先談藥廠研製新藥的細節。「根據2015年資料,研製一隻新藥需要26億美元。研發分3個階段:第一、尋找有機會成為藥的『母體』;第二、把母體在動物身上測試,以確保安全有效;第三、開始用人做測試。而費用又以第三階段最多。」

藥廠最頭疼的是,第二階段成功後,透過人類測試卻發現副作用,一旦取消意味前功盡廢,靈北藥廠以前一隻安眠藥就出現過類似情況。因研發費用驚人,藥廠雖可申請20年的專利,但由於藥廠之間競爭激烈,為了確保科研成果,一般不會等到藥物推出市場才申請專利。

市場競爭激烈

據悉,當藥廠第一階段找到母體後,發現基本成分和成效就註冊,防止其他競爭者模仿。但研發過程接近15年,換言之等到藥物登陸市場,藥廠只剩下5年的專利保護。因此,不少藥廠都不肯投入大量研發經費,靈北藥廠以基金形式運作,因此少些商業考慮。

一般藥廠大都集中在癌症治療上,靈北卻貫徹始終在腦神經科藥物上,又分4個範疇:基本認知障礙、柏金遜症、情緒病、嚴重精神科疾病。「我們把七成盈利用在藥物科研上,不像一些藥廠幾乎不做科研,因那方面的成本實在太高。」潘淑嫺自豪地說。

的確,記者認識一些內地藥廠的科研人員,他們說內地私人藥廠根本不收博士人才,只招剛畢業的大學生,照藥物的處方仿製。官方背景的藥廠雖然請很多海歸人才,卻因官僚作風和缺乏市場觸覺,導致一流科研人才的努力往往與市場脫節。可見《我不是藥神》控訴白血病藥物昂貴,卻沒觸及天價藥的上游問題。

仿製藥之分別

潘淑嫺坦承仿製藥有效,但不是完全沒有分別。「仿製藥很正常,有藥廠本身也做,只要過了專利權保護期,獲得處方就可以做。但我覺得仿製藥和原廠藥還是有分別的,比如糖分、麵粉等材料不同,效果當然是有效的,不然衞生署不會批,但效果是否100%呢?我不評論。」潘淑嫺淡然說。

藥再好,也要有好的藥物推銷員,這就是靈北藥廠看中她的原因。「剛開始一年1400萬元生意,到現在已經過億。」她自信地說。公司也由當初的一個人,第二年的4人,發展到現在的19人。潘淑嫺當初親自去醫院向醫生、護士、病人解釋,有今天的成績確實不易。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潘淑嫺原來只有中五畢業,還是一個文科生,卻機緣巧合入了藥物世界。「一開始在大型醫務所做配藥員,晚上去柴灣工業學院讀3年配藥課程,一周上5晚,每晚兩小時。」那時還要找人惡補化學,再考會考化學科獲得一定成績,才能修讀配藥課程。

這位超齡學生讀完配藥課程,白天在醫務所上班,晚上在屈臣氏做配藥員。不久加盟美國藥廠推銷安眠藥,工作轉變需要更多知識,她報讀SPACE的藥理學和管理學課程,在那裏認識了瑞士藥廠的老闆,並獲推介加盟著名的山德士藥廠,負責一隻精神分裂症的藥。

後來她輾轉去一家瑞士藥廠擔任產品經理,參加不少學術會議和講座,發現自己的英文一般,於是到英國文化協會進修英語。「原來報讀的最低要求是會考有D,我當時只有E,於是重考會考英文科。」潘淑嫺的職場、進修過程,就像新藥的科研過程一樣困難。

很多知名醫生都認識潘淑嫺,比如精神科醫生曾繁光,就見過她為推銷藥物在醫院等了一整天。被問到最難推銷的藥物,潘淑嫺想起20年前的推銷往事,「那個精神分裂藥很難做,要食18個月,還要抽血驗白血球,一旦發現偏低就要停。」她搖着頭說。

原來,那種藥副作用嚴重,會導致白血球過低,令身體失去保護能力。「那種藥一度因此抽起不賣,後來學者發現它對某種病人確實有效,於是又重新推出市場。那年代人們對捐血都有忌諱,何況要經常抽血?於是我找來林建明小姐拍短片宣傳。」

解開常人誤解

接觸醫生、病人多年,潘淑嫺坦言香港人對情緒病還有很大誤解,這也是她近年落力做推廣的原因。「普通情緒病跟重症精神病不同,情緒病其實很普遍,任何階層、任何年齡、任何身份都一樣。而且是很容易醫治的,不要和重症精神病混淆。」她細心解釋。

「腦內有很多傳遞物質,比如血清素、多巴胺、去甲基腎上腺素等,如果不足夠或不平衡,就會引致腦部疾病。所以,只要吃藥補充這些傳遞物質,就可望得到治療。」她扼要地講解。然而,精神疾病跟感冒或受傷不同,身邊人往往看不到症狀。

「我們很容易覺得這類人是弱者,或不懂得控制情緒,甚至與本身性格有關。我們往往會鼓勵他們:『睇開啲啦!』『堅強啲啦!』或『唔好諗埋一邊啦!』大家不知道那其實跟腦物質有關,在壓力太大的生活或工作下爆發。」

20年前情況更糟糕一些,很多父母甚至不接受有抑鬱症的兒子。「曾經有醫科生診斷有抑鬱症,他父母堅決不信,說:『你知道我兒子是幾A狀元嗎?怎麼有這病?』於是不斷看其他醫生,希望有一人會說兒子沒這個病。」潘淑嫺嘆息道。

多年推廣和教育下,香港人更認識情緒病,但對藥物的認識卻不太足夠。「很多人覺得藥有毒,有很多副作用,長期吃甚至會依賴,這些都是幾十年前的觀念。現在的藥藥理更好,也更安全,不會上癮。」她表示如果斷斷續續服藥,反而帶來更大影響。

「世衞組織建議藥物療程半年到一年。吃了藥一般還要定期覆診,但不少病人都很叻,懂得自行加減藥量。覆診時醫生以為按時按量吃藥,其實根本沒有吃,導致效果不好。我近年主力做推廣,邀請藝人拍攝宣傳短片(詳見附稿),就是希望讓大家更認識情緒病,減少外界的誤解。」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情緒病有誤解,甚至透過求神問卜面對,也不願看醫生服藥。「受傷斷腳,大家都知道受傷了,於是帶傷者看醫生;老人忘了吃藥,我們會提醒他們。但對情緒病人而言,身邊人卻往往選擇了忽視或逃避。」潘淑嫺搖着頭說。

改變市民對情緒病的錯誤觀念,難度不亞於研製新藥……

 

 

潘淑嫺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學歷:李斯特大學MBA

職銜:靈北大藥廠香港區總經理

主要獎項:2018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