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
丁怡杰,是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士學位課程一年級生。
她的專業是小提琴,與別不同的是她只靠腦袋去記音符。因為她雙眼視力現只剩下感光功能,醫生懷疑是她出生時被放進保溫箱的一刻沒有戴眼罩,把她弄瞎了。「我全家人都沒有嚴重視力問題,所以不是遺傳。」她半開着眼說。
不少電影都描繪視障人士的耳朵特別強,但丁怡杰搖搖頭道:「我覺得唔係囉,大概只是因我們看不到,因此我們特別留意聲音。於是,別人以為我們的耳朵特別靈光,但我覺得聽力跟正常人差不多。」
丁怡杰今年18歲,她在2018年9月來港讀書。她來自佛山。記者和她由視力談起。「我在出生的時候,右眼仍看到光,左眼還有0.02的視力。」她神色有點茫然道。0.02的視力意味着她能看到什麼?「我可以看書,不過媽媽要把文字寫得特別大,像手掌般大,我才能看得見。」她張開手掌比畫着說。
「直到上中學開始,視力轉差,目前雙眼仍然可以感光。」由於現在已經看不到琴譜,因此她每學一首歌,都要靠腦袋記住音符。「我也要靠同學講給我知,及把整段曲目聽很多次才能夠背熟。」她淡淡地說道。
那麼她較同學要花上更多時間去學琴譜吧?畢竟在音樂會上,小提琴師都可以邊演奏邊看樂譜。「我覺得還可以,我大概只需要一個下午就能記低三四頁紙的琴譜。」訪問開始後,她不斷搣手指。記者問她是否很緊張?她臉紅紅的輕笑了一聲,停止了再搣。
掃地最感困難
丁怡杰的父親是中學化學老師,媽媽本是英文老師,現在是家庭主婦。媽媽如何教導她自立?——在香港,丁媽媽不在身邊,她跟兩名同學住在學校租來的宿舍,位於上環。
「其實她在我小時候,已經把我當正常小朋友看待。任何事她都讓我嘗試,例如在家裏,我也要幫忙做家務。大概在11歲,我要自己乘坐巴士或地鐵上學。」媽媽會否叫她避免做一些較危險的家務如切菜?她想一想說:「我都切過!但不是常由我做。」
以日常家務來說,什麼是平常人覺得輕而易舉的,但對她來說特別困難?她又想一想才說:「比如是掃地吧,你們看見那兒有灰塵,我則看不到。或者是煮餸,我看不清楚火勢有多大。」她主要的飯堂是學校canteen。那麼她如何掃地?「當然是亂掃一通!哈哈哈!」宿友要她做家務嗎?「會呀,我也要幫手的!」
如何對小提琴產生興趣?
經記者提醒,她的雙手緊貼腿側,避免再搣手指,並說:「這是我媽媽建議的,雖然媽媽以為小提琴很簡單,但其實是最困難的。拉弓最難,別人對着鏡子看清楚,我只能靠雙手感覺,我也要靠它拉出來的聲音判斷是否已拉直。」把弓拉直有什麼意思?「要小提琴發出不同的音色,就要把弓拉直到不同的位置。」
曾經跟錯老師
丁怡杰下月尾在香港藝術節「無限亮」計劃有一場演奏會,她會表演數首樂曲。其中一首是她比較喜歡的由比利時作曲家Franck(法朗克)所創作的Violin Sonata in A major。「旋律太好聽了,這首歌是作曲家送給朋友的結婚禮物,因此這首歌是講愛情的。」那麼她憧憬愛情嗎?有點害羞的她低頭笑一笑,不知如何回答。
她什麼時候決定以小提琴為終身職業?「很難說,但我是有這樣的目標。」
她自6歲就學習小提琴,「我學琴多年,頭6年都是跟錯老師!」她坦言。「第一個老師不太專業,我跟他學了3年……」是不是那種數十元一堂的小提琴班?「對呀,80至100元一小時。」在佛山來說,都不算太便宜吧?「但是在那個年代喎!」她忽然老氣橫秋地道。
那也不過是約10年前的事。那個老師最不專業的地方是什麼?「他其實是二胡師傅!」她噗哧一笑。「在經過3年的『培育』後,我要重新學習小提琴,而且要把錯誤的地方改正!」他不是把小提琴放在大腿來教吧?「那又不是!但他沒有音準、手形錯誤、節奏全無!」她低聲道:「之後我又經歷了兩個老師,都唔係好掂!」她覺得自己較他們還厲害,是嗎?「可能都係。」她尷尷尬尬地說。
讀畢演藝學院學士課程後,她有何計劃?「我想出國,但到時才算吧,我想做一個演奏家。」
內地及香港的教學方法,有何分別?「那邊比較着重基本功,香港這邊則比較着重思考風格。」她現在於演藝學院的小提琴老師是馬忠為,是一名在維也納及美國成長的華人。「Mr. Ma總是鼓勵我多思考,如何發出我希望發出的聲響。」
那麼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又有何分別?「如果純粹計操練的話,內地學生可能比較勤力。不過也很難說,因為香港也有學生非常勤力,天天練琴8至9小時。」她自己就每天練約6小時。
不覺攀岩危險
她的媽媽每兩至三個星期來港探望她一次,有時會帶手造餅乾及肉鬆給她。她平時有什麼課餘活動?「我喜歡跟同學由學校行去宿舍。」那是由灣仔行到上環。「在國內的時候,我有另一個興趣是攀岩!但在香港還未發掘到好去處。」
她如何攀岩呢?「我都是靠觸摸一步步攀上去,而且有安全繩索,所以攀岩一點也不危險!」
尾聲,問她假如現在有兩個選擇放在面前,一個是維持現狀,另一個是取走她的音樂細胞但回饋她一雙健康的眼睛?她會如何選擇?
這個問題,她想了好一會兒,差不多有20秒的時間,之後才以一貫的語調低聲說道:「我從小就拉琴,哪怕雙眼看得見,假若不能拉琴,我也不可能做其他事情了吧。」即是她選擇維持現狀?「是……」
拉琴給予她什麼滿足感?「每當我克服一個困難,都會帶給我無比的滿足感。至於對她來說,香港最地道最好吃的美食是什麼?她又想了好一會才答:「西多士,加埋奶茶和雞翼就最好。」
丁怡杰小檔案
年齡:18歲
身份: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士學位課程一年級生
出生地點:廣東佛山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