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去年底有兩則和蜜蜂存亡有關的新聞,一則是超過百萬隻蜜蜂中毒死亡的消息,另一則是科學家發現了可以讓蜜蜂抵抗疾病的疫苗。
「蜜蜂如果從地球上消失,人類的日子只剩下4年光陰。」這句話據傳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的,但愛因斯坦逝世於1955年,那個時候,環保的觀念仍未形成,身為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為何會有如此大膽的預言?
環保觀念的萌芽期是1962年,當時的美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才開始引起大眾注意到農藥和環境污染之間的關係多麼嚴重。這一年,愛因斯坦已經離世7年了。
不管這句話是不是愛因斯坦說的,蜜蜂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確實是遇到生存的危機。
百萬蜜蜂中毒亡
去年11月底,來自南非開普敦的外電報道說,開普敦一處釀酒區裏面,發現超過100萬隻蜜蜂中毒死亡。養殖蜜蜂的蜂農協會懷疑死亡的原因是葡萄酒業者使用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但事實是否果真如協會說的那樣,還有待調查證實。另據有報道指出,開普敦蜂業協會的副主席庫柏(Brendan Ashley-Cooper)表示,在該區養殖的蜜蜂蜂箱中,有近四成都受到影響。
芬普尼這種農業用的殺蟲劑,一般是用來滅殺跳蚤、蝨子和蜱蟲,由於對昆蟲而言毒性相當強大,6年前就被歐洲列為管制品,歐盟更禁止在供人類食用的肉類上使用。去年也傳出歐洲很多國家的雞蛋受到芬普尼污染,令雞蛋下架的數目多達幾十億隻。
不過,更早之前也有另一種說法是,現代人使用的手機和科技裝置產生的輻射,也可能是令蜜蜂突然消失的因素,原因是手機發出的輻射會干擾蜜蜂的導航系統,令蜜蜂無法找到返回蜂巢的道路。據估計,美國東西兩岸的養蜂業者,分別有六至七成的蜜蜂已經消失,而歐洲各地也已發現蜜蜂紛紛開始減少。更讓人不解的是,消失的蜜蜂都下落不明。
不過,也就在去年12月中旬,一則發自芬蘭赫爾辛基的外電卻傳來好消息,說赫爾辛基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可能已經研發出全球首支能夠幫助蜜蜂抵抗疾病的疫苗。
研究人員起初認為,由於蜜蜂缺乏抗體,替蜜蜂打疫苗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但後來發現,吃了特定細菌的飛蛾,能夠將自身的免疫力傳給後代,於是便想到如果像小孩接受小兒麻痹疫苗那樣,用一粒糖餵給蜂后吃,蜂后便會把免疫力傳給牠的後代,從而散播至整個群體裏去。目前的研究相當正面,樂觀地估計,四五年後疫苗就可推出。
對生態影響巨大
果真如此,地球上的蜜蜂便不會受到農藥的殘害,就不會絕跡,人類也不會剩下4年的光陰了。
為什麼蜜蜂如果消失,會有人類僅存4年光陰的說法?原因是人類的糧食作物中,超過三分一的花朵是靠蜜蜂來進行授粉的,如果沒有蜜蜂的授粉,農作物將結不出種子。蜜蜂對生態的影響這麼重大,人類能不重視牠們的生存環境?
小蜜蜂嗡嗡嗡,是我們小孩時代常唱的兒歌。在我們的印象裏,蜜蜂是可愛的昆蟲,當我們到郊外遊玩時,偶爾會遇上成群的蜜蜂在嗡嗡嗡地飛過。在都市裏,蜜蜂也會受到人們使用的香水氣味吸引而來,但多數都是形單影隻的。
碰上一兩隻蜜蜂時,千萬別作出撲打牠們的手勢,因為蜜蜂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但是如果蜜蜂認為撲打手勢是針對牠,便會為了自衞而用螫針螫人。蜜蜂的螫針是由一根背刺針和兩根腹刺針組成的,裏面的毒腺是和內臟器官相連,腹部的刺針末端有很多小倒鈎,在螫人之後,小倒鈎會鈎着人的皮膚,螫人後蜜蜂要飛離時,刺針就會把內臟的一部分拉出體外,因而死亡。
蜜蜂對人類的重要性,除了農作物的損失之外,如蜂蜜、蜂王漿、蜂膠等在剛過去的工展會中是常見的保健產品,就非漲價不可,甚至找不到原材料而停產。到時,想要喝一杯溫暖的蜂蜜檸檬就變成有錢也喝不到了。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追逐花兒養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