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久不久就會遇上因汗的問題而求診的患者。很多人認為出汗乃正常現象,不是病,不用理會。出汗是人體自我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現象,中醫對汗有很細緻區分,主要分為「動汗」與「靜汗」。動汗是身體運動造成的出汗,通過流汗來調節體溫的正常過程。靜汗則是被動出汗,例如天氣炎熱所引起的流汗,但如果出現異常的靜汗,就值得注意了,如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人所在的室溫沒有改變或是沒有運動時,其前胸或後背會出汗,且常伴有疲倦、心慌、怕冷等,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盜汗則是室溫沒有改變之下,晚上入睡時流汗,醒來即汗止的出汗,是陰虛的表現。
反映健康
另外,出汗部位的不同或多或少反映身體狀況,在無特殊原因下常集中某部位出汗, 可參考以下解說。
1.鼻頭出汗:肺氣不足, 要補肺益氣。肺氣不足成因多為先天體質虛弱或後天患過嚴重肺系疾病等造成。宜按體力去鍛煉身體,戒吃生冷、寒涼之品,不宜大量吃白蘿蔔,宜多喝健脾且益氣的黨參北芪清補涼湯。
2.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宜盡量保持心境平和,不動怒,少生氣,睡眠要充足,多做舒展四肢及軀幹的運動,宜喝菊花桑葉杞子茶,有平肝功效。
3.胸口出汗: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可能是消化慢或營養吸收不良,也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順暢、心胸部血脈不暢旺等原因造成。思傷脾,而脾胃互為表裏,脾氣受損連帶胃的降濁功能也受累,因而令到心胸附近汗多。這類人請勿焦慮, 宜多放鬆心情,多做太極、瑜伽等運動,可多喝北芪大棗浮小麥甘草山楂茶。
4.手心、足心出汗:血虛, 如果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時,手心或足心容易出汗,多與心血虛有關。這類人多伴有易驚、怕大響聲、怕突如其來身體觸碰等,睡眠一般較淺、不耐受刺激、膽子偏小等。不宜吃難消化食物,平時宜多保持心平氣和,多做帶氧運動,少吃肥膩及難消化食物。宜多喝石斛五味子糯稻根紅棗當歸茶。
作者為註冊中醫
四款食療
黨參北芪清補涼湯
材料:黨參、北芪、淮山、茨實、蓮子各1両、薏米半両、陳皮一小塊、瘦肉1斤、水3000毫升、鹽少許。
煮法: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1.5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菊花桑葉杞子茶
材料:杭菊10朵、桑葉一塊、杞子5粒、滾水適量。
煮法:以滾水反覆沖泡以上材料作茶飲用。
北芪大棗浮小麥山楂茶
材料:北芪3錢、大棗4枚、浮小麥2錢、甘草1錢、山楂2錢、冰糖少許、水1800毫升。
煮法: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45分鐘,加糖煮至糖溶,隔渣取茶即成。
五味子糯稻根紅棗當歸茶
材料:石斛1錢、五味子1.5錢、糯稻根2錢、紅棗5粒(去核)、當歸1錢、水1500毫升。
煮法: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40分鐘,隔渣取茶即成。
以上療方僅供參考,如有懷疑者,或孕婦、長期病患者,服前請先諮詢醫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聖馬可中學中六生 裝置改掉人類「用腦」壞習慣 |
上一篇: | 止暈藥愈吃愈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