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
一位祖母級太太在香港的女兒高升,要出門進修三個月,兩個小學年紀的一男一女外孫工夫很多,單單是看兩隻馬騮的功課,大大話話講句,就是一份全職,女婿一個男人加一個菲傭不是很夠人手,要外母回港幫忙,還有什麼更高興的呢。三個月過去,返歸,見面茶敍的話題,自少不得這次香港之旅。
該太太說:「一落飛機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我媳婦,想多謝她把我兩個孫仔教得咁乖。」
內情是這樣:她在香港受夠兩個外孫的氣,他們完全被寵壞了,日常生活不識自理,連洗澡更衣都要菲姐安排,執書包一定要人看着並提點,功課基本要督導下完成,更糟是沒有禮貌,上枱見菜不對,即離開說「不吃了」,要吃披薩,講話冇大冇細……幾次想跟女婿女兒說,都說不出口,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有何不妥。
她那在加長大的兒媳帶的兩個與外孫年紀相若的男孩,有一般男孩的頑皮,卻有自理能力,尤其能自動收拾玩具、衣物,甚至自己換床單,禮貌則「很加拿大」,謝謝、疏利、我可以嗎、借過等總掛嘴邊,不說「這個很難吃」,說「I like that one better」,該太太說:「以前我以為應分,現在方知不是。」
老華僑就知道原因在哪了。這是「政治正確效應」。政治正確是啥講不完,只及其效應。因孟晚舟事件,加拿大被中國罵臭了頭,加拿大回以惡言了沒有?沒有,總理外長只是苦口苦面,因為一發惡言就政治不正確了。小孩在學校受教的一套是待人要平等、不可有任何歧視、避免使用負面詞語……否則有麻煩。另一效應則是,如總理外長的表現,馴到被取笑「犯儍」。這好不好?你說呢?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