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
14萬元,如何變成7億元?1972年,大衞霍克尼(David Hockney)完成Portrait of an Artist(Pool with Two Figures)後即以1.8萬美元售出,當年這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但當知道買家半年後以5萬美元轉售,他就直言低估了自己。
2018年11月中,這幅名作於佳士得拍賣會中,以刷新在世畫家紀錄價超過7億港元成交!這次,大師也忍不住在Instagram出po,貼上美國女藝術家Barbara Kruger作品Untitled: When I hear the word CULTURE I take out my checkbook,再加hashtag「#world #hunger」。
7億元一幅畫,當然是天價。但這不只是一幅畫而是二十世紀繪畫的重要代表作。又或換個說法,7億元買到一段美麗的歷史,係咪⋯⋯好抵?
拼出Bigger Pictures
年少成名,創作路才剛開始。這一條路,霍克尼一直走到今年82歲還是進行式。霍克尼沐浴在加州陽光空氣泳池水光粼粼之中,數十年,造就了他色彩絢麗的風格,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藝術家之一。
然後,來到二十一世紀,霍克尼搬回故鄉英國約克郡。「生活在那裏,題材就在那裏。」Bigger Trees Near Warter就是他在故鄉生活期間完成,這幅15呎×40呎的大型作品2007年於倫敦Royal Academy of Arts(RA)首展,佔據展廳一整幅牆!「大」作卻不是一幅過而是由50「局部小幅」拼成,霍克尼坦言這是因他在當地的工作室很小,拆開來畫更易操作,而拼出來效果倒是跟他早年的photocollage拼貼作品一脈相承了。霍克尼就以這種拼畫法,將故鄉日常景色變成一幅幅撼動人心的Bigger Pictures。同樣是大拼畫的Woldgate Woods系列更是同一景點畫了不同季節版本,還未計大量用iPad畫的Woldgate「小畫」。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系列2 January 2011一幅iPad繪畫的樹隧道,冬天未走,春雨已臨,小路一片泥濘水窪,樹木還沒長出新芽,那些混雜交纏的禿枝,霍克尼都一一以各種色線安頓,將日常的鄉郊小風景展現出不尋常的光影異彩。大師說,即使是陰沉冬天,要看,一樣會發現色彩。
YouTube一段片記錄了他在郊野寫生,戴着帽子穿着水靴,站在泥濘中,一筆一筆慢慢畫,凝視眼前的小路樹排,良久,再回頭一筆一筆的畫,累了,坐下來抽支煙,再一直畫到樹幹都染上一層夕陽色。好友勸說(金錢名譽地位什麼都有的)霍克尼已不必再這樣畫呀,但他就是愛鑽進荒郊野嶺畫畫畫。天分才華之外,大師更像個工人般勤勞。
2012年於RA舉辦的「A Bigger Picture」展覽,最能展現這個時期霍克尼的創作面貌。百多幅作品重點包括大型拼畫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這系列風景畫,霍克尼其實利用了數碼攝影輔助創作,他到郊野寫生,除了帶傳統畫板,更出動9組攝錄器材,拍攝不同日照季節變化的風景, 為他帶來了多點透視的看風景方法。同時,在寫生現場拍攝繪畫進度,回到畫室再將這些局部小幅列印出來拼成大幅,讓他充分掌握大型拼畫的全貌。
iPad不只是Sketchbook
霍克尼一直視新科技為「新媒介」,過去他就曾用寶麗來、彩色影印機以至傳真機創作,但他深信繪畫永遠都會存在,不同的是創作和展示的方法。「A Bigger Picture」展覽另一重點,是他以iPad繪畫的數十幅風景畫,部分為列印紙本,部分更直接以iPad展示。這次在RA展出3個月就有超過60萬人入場朝聖,當真是「最受歡迎在世畫家」!
近年這位老人也玩Instagram,以當下最流行的社交媒體展示作品。由上世紀領軍英國Pop Art運動到當下social media洪流,他一直與時並進。過去,他總隨身帶一本sketchbook,現在則是一部iPad。甚至連為英女皇設計西敏寺教堂彩繪玻璃也用上iPad。迷上這個會發光的「畫板」,因為「一隻手指搞掂晒」!
總是天未光就拿出iPad,在床上捕捉那些彩藍橙黃粉紫的晨光。也愛畫小物小景,窗前水晶玻璃瓶子總插着一束同伴為他準備的鮮花,瓶子凹凸雕刻的折射反光、透出花枝和背後風景,是那麼複雜,大師卻用一隻手指描出了精緻。這系列窗前小風景,沒有藝術家闡述,滿滿是生活的甜美。霍克尼愛將小花畫傳給好友,「這樣他們每朝都會收到我的『鮮花』!」鮮花會謝,霍克尼的花卻是永恒。大師近年聽力不斷減退,說話能力也不如前,但他說「I can speak in another way, draw, just draw」。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