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1日

黃獎 藝文評論

泰式感動

相信大家近年都有留意,泰國有許多廣告走感人路線,非常出色。電影方面,其實也在靜靜革命,不再停留於獨沽一味講鬼故年代,去年的《出貓特攻隊》,就令我們大開眼界,拍案叫絕!

今年的《寄身100天》,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男主角的靈魂附身在一名高中生阿Ming的屍體上,原來,這是死神給他的考驗,要他在100日內查出死者為何自殺,成功的話,可以獲得這副身體,繼續生存。

這個「寄居靈魂」當然盡力投入宿主的生活圈子,希望完成任務。這個套路設定,集倫理感人與魔幻懸疑於一身,導演亦很認真說故事,故此,一路看來,都有不少感動位。對於少年人的生活和執着,頗有體會。

對於喜歡日本動畫的觀眾來說,不難發現這個故事,和2010年的《Colorful多彩奇幻之旅》非常相似,同樣探討中學生自殺的問題,《寄身100天》的導演,在相同的故事中,作出更深層的剖析。中學生的家庭,同樣是由一個曾經出軌的媽、沒存在感的爸、對他不滿的哥等幾人組成。在學校,他又有一個具「某種污點」的校花女友,他不重視但很了解自己的醜女好友(電影只是刪去了那個同樣被欺凌的同學早乙女);最後,連那個解謎結局也是一模一樣。

另外,有一些細節,例如男主角發現銀行戶口有積蓄,便去轉一個潮流髮型來取悅女友,也是全部還原。

當然,若把兩部作品比較,真人版自然無法複製《Colorful多彩奇幻之旅》的細緻畫功。不過,《寄身100天》用多了細節來說故事,「死亡使者」的電腦特效也有看頭,有少許《與神同行》的感覺;最重要的是,用情節來表達主角的感受,這一點,導演技巧上高了一班。

泰版更進步

電影中,靈魂在這100日之內,有不同的體驗。第一階段,主角對阿Ming的生活,是非常滿意的,母慈子孝,友情愛情兼備。不過,慢慢就發現事情並不簡單,他發現每個環節背後,都有不可接受的缺陷,幾乎令他崩潰;然而,到了最後,又有顛覆性的領悟。這樣說來,有3個層次的解讀,要承載的訊息不少,感覺就難免有點沉重。

其實,日本動畫喚作Colorful,就是要說明「人生不可能只有一種顏色,而顏色有鮮艷也有污穢」,所以我們也應該去包容接納。這方面,《寄身100天》用劇情牽引觀眾去作出感應,是更有效果的做法。日本版有一點是我不滿意的,男主角自殺復活後,家人的關心才多起來,往日喜歡失蹤的老爸也晚晚回家吃飯了⋯⋯這似乎是鼓勵用消極手段去引起注意,今次的泰國版刻意刪了這個訊息,我覺得是一個進步。

無論如何,兩部電影都從自殺者的角度去審視問題,並非一味的作出譴責,採取主動去理解的態度,本身就值得鼓勵。《寄身100天》在情節中兼顧娛樂性,以情節打動人心,比日本原作技高一籌。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