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4日

吳雄 焦點人物

唔怕啲契弟 唔怕被中風 潘志文:我係一條變色龍

「唔怕啲契弟,因為我最契弟!」亞視神劇《變色龍》主角鄺志立在大結局爆出座右銘,因近年各界契弟橫行,之前再度為網民所廣傳。潘志文(Pat)坦言那段戲一take過,也改變過去規規矩矩的演藝生涯,變成一條真正的變色龍。

正所謂物以類聚,做得契弟自然引來契弟。潘志文從影51年,從不玩小圈子、拉關係,照樣機會不絕,他的座右銘是「不要死牛一邊頸」,演不同角色要懂得變色。

約了潘志文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訪問,因那裏正舉行「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展覽(即日至2019年2月25日),香港電台正是他演藝之路的搖籃。他1968年加入港台,正是社會暴動剛完結、港台踏入新里程時期,「台長周乃揚想培養一班聲靚又能上鏡的新人。」

潘志文自小就貪靚,一把梳子插後袋,「得閒拿出來梳梳梳,立立令。家人都說將來不演戲很浪費。」他入港台後接受播音和演戲的訓練,「港台與市政事務署辦了龍翔劇團,每逢周末、假期去公園唱粵劇,有曾勵珍、顏國樑等。」潘志文甜絲絲地回憶道。

令他建立名聲的是《獅子山下》,他飾演正氣凜然的警察,原來是經長時間的挑選。「那年代大家都覺得警察是有牌爛仔,好仔唔當差。無綫《歡樂今宵》也常拿警察開玩笑,找一肥一瘦的演員演警察。於是,警務處處長希望搞好警察形象。」

潘志文笑着說:「我那身警服要度到fit一fit,每星期有三四天去警察總部,很多人真以為我是警察。」有趣是,他當時還在無綫兼職拍戲,但港台講明不能演賊仔,一定要正派角色,「不然剛看完我演警察,一轉台就做壞人?哈哈!」

他後來還擔任《警訊》主持,正氣形象深入民心。1976年轉投麗的電視,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小學寄宿在澳門老師家,他是軍人出身,很嚴格,經常兜巴星過來。在港台工作也規規矩矩,同事一句粗口也不講,製作很正統。」

「商業電視台有天壤之別,幾乎沒有人不講粗口,制度也不同。過去色溫不合適取消拍攝,拍抄牌可封掉整條街,在亞視則是無日無夜,無存貨之下,怎麼拍都行。」潘志文過去都演好人,但在亞視第一套劇《鱷魚淚》就演「奸角」。

「麥當雄首次見面就告訴我不再是粵語片忠奸分明的時代,阿倫狄龍不是演殺手就是壞人,但觀眾喜歡英雄主義。《鱷魚淚》和《變色龍》都是講大好青年,來到社會大染缸,你不欺負人就被人家欺負下,漸漸為保護自己寧願自己先去欺負人。」契弟就是這樣形成的,於是就有了鄺志立「我最契弟」的金句。

記者猜對白是蕭若元設計,潘志文搖頭說:「我問過高志森,他有份度《變色龍》,他說離不開麥當雄和蕭若元。但我回想應不是,監製是李兆熊,編劇是程潔恩,應是他們度的。」

不管怎樣,潘志文自覺被那兩套劇改變了,還戲稱:「自此之後,我慢慢開始轉變,不再一本正經或死牛一邊頸,真的是條變色龍——正是我唔怕啲契弟……哈哈!」他所指的改變不是做人原則,而是面對不同角色,要懂得變色才扮得神似。

扮皇帝苦不堪言

說起難忘作品真是聽出耳油,記者小時候曾看過亞視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蜀軍和吳軍對戰共8個士兵,比例真是1比9999。「《三國春秋》我演呂布,貂蟬是歐陽珮珊,劉志榮演關公,張飛是郭鋒。當年教育司署都呼籲學校看啊!還加上英文配音,在英文台播!」

他還常扮演皇帝,舒服坐在龍椅,大臣們不是跪就是站,是不是很快活?他苦笑說:「我記幾多東西啊?大臣A什麼功勞,送多少金多少銀,幾頭驢幾隻馬……大臣B又去哪裏做刺史。我講完一輪,其他大臣一句謝主隆恩就搞掂!」

「你又想不想得到皇帝都要打?《碧血青天楊家將》,大家覺得不能嘥了我,於是編劇編出妖怪易容成皇帝,要我走去北京跟徐少強等人打餐飽,打到死啦!面具一揭,原來是隻妖怪!做皇帝都要落手落腳打,真係勢估唔到!哈哈!」他分享道。

隨着藝齡增長,打打殺殺的日子不再,近年多演大老闆、律師,穿的都是靚衫,「現在沒那麼辛苦,壓力卻還是有的,面對新進演員,我們老鬼唔衰得嘛!一定要保持狀態,以前做警察,《飛虎2》做保安局局長,都要做得好。」

學習新演員優點

潘志文不諱言時代不同,當年拍戲很少NG,現在換成電影拍法,幾句對白一個鏡頭。「我很佩服新演員的天分,都是選美或歌手出身,沒有讀過訓練班,都能演得很自然。我們那代演繹方法比較樣板戲,表情等不會那麼生動自然。」

雖然是老前輩,他卻仍然學習新演員的優點,不愧是條變色龍。無綫近年善於製造「王級演員」,比如20小時連死5次的「大吉利事王」羅樂林、一日3套劇做媽媽的「媽媽王」程可為、一年內多套戲被強姦的石天欣等等,多次被中風的潘志文則有「中風王」之稱。

演員是一份職業,做好每一個角色是責任所在。「我很僥幸的!書讀得不多,也沒專業技術,能做什麼工作?幸好在這行算一帆風順。我也不敢說自己演技叻,但起碼在港台出身,比較有責任感和演員道德,不遲到早退,做好每個角色。」

人生就如演戲,沒有忠與奸,更沒有好與壞,正如潘志文所言:「喜歡你,就覺得你演得好,不喜歡你,就覺得你演得不好。」然而,契弟卻是有樣睇的,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比如工作態度、推卸責任,尤其冤枉別人是「鬼」,錯後卻嬉皮笑臉,道歉也心不甘情不願。

政客、名人可像鄺志立那樣面不紅耳不赤地說:「唔怕啲契弟,因為我最契弟!」但人們眼光是雪亮的,歷史也自有公論。潘志文訪問後託港台公關人員傳話,補充:「現在抱着隨意的人生態度,閒時愛走進社區與街坊接觸,了解社會不同生活面貌。」

的確,與其被契弟激怒,不如隨意點做好自己工作,放長雙眼看其結局。《變色龍》還有一幕講律師樓同事送給鄺志立的座右銘是「現實瞬息萬變,惟有適者生存」。這才是《變色龍》的主旨啊!

 

 

潘志文小檔案

籍貫:新會、宗教:佛教

出生地點:香港

代表作:《獅子山下》、《鱷魚淚》、《新變色龍》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