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
小輩中有備考DSE者,說想讀酒店,我帶他去理大資訊日參觀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展板標榜很多海外交流機會,頗似港姐宣傳以出埠外景作招徠。大概吾輩自幼閱讀書報,便報語文系、新聞系;新一代放假跟慣父母嘆世界,便以為適合讀酒店了。
翌周,復帶小輩到中大聽酒店旅遊及房地產課程的招生講座。女主持人起首即問:「有沒有人聽不懂廣東話?」二百多人中一隻手舉起,女主持人說:「Then I talk in English.」在座不乏陪子女來的家長,不免顯得悵然若失。我想起昔年做採訪跑政府發布會,哪怕場內僅一位洋記者,大家便得全程英文。回歸以來,不見得粵語獲出頭天。再者,要遷就,都該普通話吧,酒店、旅遊、房地產,哪一門不背靠神州?PowerPoint啟播,原來事先用雞腸寫好的,剛才是假諮詢。
稍嫌單薄
不過,三扒兩撥,女主持人似已「冇貨賣」,開始夾雜中文,可能為求生動,後來索性打回原形講人話。香港教育政策劃分哪些學生欠能力全用英文學,有否考慮過幾許老師欠能力全用英文教呢?小輩就讀百年老校,listening無礙,低聲冷笑:「這間果然是『中文』大學。」
看着投映片,我頗欣賞學生到酒店廚房和客房實習,女主持人旁白:「家長請放心,畢業後不用落手落腳的。」唉,落手落腳有何問題呢?女主持人續道:「房地產方面,我們合作機構都是大行例如戴德梁行,我不會要我的畢業生去XX(她其實點了名的)帶客睇樓囉。」帶客睇樓又有何問題呢?講這段話時,她在象牙塔預測到房地產進入嚴冬嗎?馬死落地行,給年輕人最大傷害並非馬死,而是不教他們落地行!搞到高不成低不就。
末了,提醒面試入學貼士如:「男生別穿白襪,女生要化妝、穿高跟鞋……」取笑男生穿白襪,廿年前才成立;I.T年代,白襪代表young,不穿襪尚且沒問題。更重要是,面試入學並非面試見工啊,十七八歲,保留一點純真還有4年馬料水青葱歲月要過,未讀大學即靠包裝靠化妝外騖,不如直接去選美啦。
於是我帶小輩一併望望文學院展場,供他參考。
我認我保守。考得入法律或醫科固然好,或者純科(中英數物化生)和社會科學(如新聞地理)也永不會錯,歷史悠久的東西自有其道理,雖沒那麼多海外交流千姿百態,卻足以構成終生志趣,格物而明德,既可傳承學問執教鞭,進可嘗試各行各業。像酒店課程這類,則稍嫌單薄和浮誇,一旦產業轉型,學非所用,更難於自處。東漢名將馬援寫信教姪兒,舉兩位人才做樣辦── 書生型龍伯高和豪俠型杜季良。馬援寧願姪兒學龍伯高,學不全至少做個謹慎良民,學杜季良學不全,恐變輕浮浪子了,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見《後漢書.馬援列傳》)。
落手落腳
我覺得,大學之道不在於個別職業先修,掌握好學習方法和態度,酒店和旅遊由經濟、一般商科甚至其他院系畢業生從事亦無不可,反正投身工作,總要「落手落腳」才見真章。
撰文 : 余家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學界奧斯卡 文化激盪 |
上一篇: | 孤臣孽子 並無認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