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4日

伍懷璞 易經三才

「看山看水」三境界

佛教有三重境界之說,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三偈語看似簡單,卻頗富禪機、晦澀難解,它描繪出,人生隨着年齡、閱歷的增長和看事物角度不同等,其看法也發生變化。筆者認為,這三重境界也指導人們在現今香港路上可較坦然面對一切,見煩惱不是煩惱。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人生三重境界,曾在網上有流傳為宋代禪宗高僧青原行思所說,筆者現特意糾正此說。首先,青原行思並非宋代禪宗高僧,而是盛唐時期的高僧。其次,筆者翻研古籍發現,「看山看水」三境界之說,在《五燈會元.青原惟信禪師》中有詳細記載。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開講):「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

這裏明確介紹「見山見水」三境界之說,是宋代青原惟信禪師提出的。惟信禪師系出南嶽下十三世、宋代黃龍心禪師法嗣,至於其詳細生平已不見記述。他在一次對僧眾講經時,解說自己參禪過程中所經歷的三重境界,即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見識多了,有個入口處(指剛入門)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現在已得到個休息處,像以前一樣,見山僅僅是山,見水僅僅是水。大眾無論是僧人還是俗人,只要了悟出這三重境界的異同,便可來見老僧。

三重境界解說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提出的「見山見水」三重境界,雖體現的是人在參禪過程中,其認識的不斷深化。但人們也常由這一說法,演化出人生的「三重境界」,即:

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說一個人在涉世之初時,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便是什麼,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其眼中都是本源狀態。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個人隨着年歲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對事物的認識也發生變化。因為人性的複雜,事物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的,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問題愈來愈多,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着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進入這個人生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誘惑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願意再輕易地去相信,所以,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們一生勞碌拚搏、爭強好勝,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也到了人生的終點,結果發現並沒有理想的一生。

可是有一些人通過對人性的感悟和修煉,而把自己提升到第三重的人生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既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也是一種成竹在胸的人生體現。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通過不斷地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和反思,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對萬事萬物的認識更具立體感,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也會得出不同的、更清晰通透的結論。人生到了第三重境界,可謂茅塞頓開,回歸自然,所以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這一境界也闡述了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之道: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毋須精心去處世。

筆者認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人生三重境界中,第一重境界描述的是普遍的「常人狀態」,第二重境界則是「哲人境界」,第三重境界可謂是「佛家境界」。但我們在人生歷程中,很多時候其實是三種境界交互錯雜的,時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時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時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青原惟信禪師曾說,了悟了參禪的三重境界,便可見老僧。筆者則認為:體悟了人生歷程中的三重境界,則可以消除現實中積累的煩悶,通過體會生活的自然本真狀態,而達到自由灑脫的人生境界。

人生本就是拚搏,在拚搏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壓力和阻力,從而引起種種煩悶和苦惱。生活在當今社會,人際交往更為頻繁,接觸面更為廣泛,生活忙碌,壓力山大,煩悶和苦惱更甚過去,但不論面對何種壓力,我們都應坦然面對、仔細體悟。在所見客觀事物的基礎上思考、體悟,使感性經驗得到昇華,理性化地對待我們的所見所思所想。

筆者認為,我們為人處世,應該特別用心體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人生境界,在積極進取、拚搏向上、為美好生活奮鬥的同時,堅持體悟人性真諦,健全自我本性,才能夠實現人生之大美。

撰文 : 伍懷璞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