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
相傳由諸葛亮撰寫的《孔明兵法》,不單是古代軍事理論精華,亦能活用於現代商場戰術。這部作品分五十篇論述,筆者將其每篇語譯,並把部分簡化成「魚骨圖」。今期續談第三十六篇至第四十一篇。
第三十六篇:地勢
夫地勢者,兵之助也,不知戰地而求勝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狹,蔓衍相屬,此軍騎之地。依山附澗,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淺土平,可前可後,此長戟之地。蘆葦相參,竹樹交映,此槍矛之地也。
語譯
利用好地勢對帶兵打仗有很大的幫助,從來沒有過不明地勢而帶兵取勝的先例。
高山密林,丘陵小山,平原大川,這是步兵作戰的絕佳地形。地勢較高,山路狹窄,雜草叢生,相連不斷,這是騎兵作戰的地形。依山傍水,茂林深谷,這是弓弩兵作戰的地形。草低地平,可前可後,這是長戟作戰的地形。蘆葦縱橫交錯,竹樹參差不齊,這是槍矛作戰的地形。
深探敵將性情
第三十七篇:情勢
夫將有勇而輕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謀而情緩者。是故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貪而喜利者,可遺也;仁而不忍者,可勞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謀而情緩者,可襲也。
語譯
在敵方將領中,有勇敢不怕死的,有性急而想速戰速決的,有貪婪而喜歡財物的,有心慈手軟而沒有威嚴的,有機智而膽怯的,有謀略但欠缺果斷的。為此,對勇敢不怕死的,可設計使其暴躁。對性急而想速戰速決的,可採取持久戰。對貪婪喜愛財物的,可以適當給以小利,誘其上當。對心慈手軟而沒有威嚴的,可設法使其疲勞。對機智而膽怯的,可以設法使他受到窘迫。對有謀略而欠缺果斷的,可以給他突然襲擊。
探知敵軍狀況
第三十八篇:擊勢
古之善鬥,必先探敵情而後圖之。凡師老糧絕,百姓愁怨,軍令不習,器械不修,計不先設,外救不至,將吏刻剝,賞罰輕懈,營陣失次,戰勝而驕,可以攻之。若用賢援能,糧食羨餘,甲兵堅利,四鄰和睦,大國應援,敵有此者,計而避之。
語譯
自古以來,凡是善於打仗的人,一定會首先探清敵情狀況,然後再圖謀進攻。凡是疲勞不堪,糧草用盡,百姓憂愁,怨聲四起,軍令不能執行,兵器沒有修整,事先無計劃,外援的救兵不能及時到達,將領和官吏剝削部下,獎罰隨意,軍隊管理沒有條理,打勝仗後驕傲自大,就可以進攻對方。如果對方任用賢能,糧草充足,武器堅銳鋒利,與鄰國相處融洽,又得到強國的支援,便應當設法避免與其交戰。
第三十九篇:整師
夫出師行軍,以整為勝。若賞罰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之師,無益於用。
所謂整師者,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退不可逼,前後應接,左右應旄,與之安而不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矣。
語譯
凡是軍隊出征作戰,必須依靠嚴明整齊取勝。如果獎懲不公正,士兵有法不遵守,擊鼓不前進,鳴鐘不後退,即使擁有百萬之師,也無益於事。
所謂整齊一致的軍隊,就是軍隊駐紮時有禮法,行動時有軍威,進攻時勇不可擋,撤退時敵不敢追擊,前後互相呼應,向左向右聽從軍旗指揮。這樣軍隊就處於絕對的安全之中而不至於危險,士兵可以聚合而不會分散,隨時可以調用而不至於疲勞無力。
激勵士兵有法
第四十篇:厲士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贍之以財,則士無不至矣;接之以禮,厲之以信,則士無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劃一,則士無不服矣;先之以身,後之以人,則士無不勇矣;小善必錄,小功必賞,則士無不勸矣。
語譯
用兵之道,就是用應有的地位籠絡士兵,用財物給予封賞,那麼士兵沒有不奮力向前的;用禮義對待他們,用誠信勉勵他們,那麼士兵沒有不誓死作戰的;給士兵的恩澤從不間斷,法令面前一律平等,那麼士兵沒有不服從的;將帥能身先士卒,不甘落後,那麼士兵沒有不勇敢的;很小的好事也不忘記錄,很小的功勞也給予獎賞,那麼士兵沒有不自勉和力求上進的。
第四十一篇:自勉
聖人則天,賢者法地,智者效古,驕者招毀,妄者稔禍,多語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賞於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常者滅。
語譯
聖人順應天意,賢人遵守自然法則, 明智的人會總結古人經驗。驕傲自滿的人必定招來毀滅,狂妄自大的人必定招惹禍患,誇誇其談的人缺乏信用,自我吹捧的人虛情假意,獎賞無功的人會使人心離散,對無罪的人施加刑罰會招致怨恨,喜怒無常的人必定自取滅亡。
撰文 : 伍懷璞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