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放飯時間,在商場食肆常常看到有食客胸前掛着公司的身份證或名牌,其人任職處必為大公司大機構,能在該些公司打工已是一項成就,公司外掛着名牌不無炫耀之意。有得炫耀,很好。不過,在大公司打工而個人行為出了狀況,比在小店打工,代價付得也較大,而不管在何種級數的機構打工,都須時刻記住:僱員的不當言行影響公司,代價往往由僱員付。
事情發生在3年前,當時加拿大的球迷時興以粗言穢語罵電視台記者,記者明言會播出,照罵不誤。一女記者實在氣不過了,以之為題做了一個小節。某次球賽小休時,女記者持咪讓球迷罵,他們對咪罵了很粗的話,輪到SS,他說:這些粗話都沒有問題,愛罵就罵好了。訪問播出,所有罵人者都沒有問題,就SS,即時被炒,他是安省最大發電廠的工程師,管理層認為這樣的員工影響公司形象。
3年後,電腦通訊又發達不少,工具何其多,再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讓全世界看到,不止是大公司才引起公眾注意,小公司小職員的出位言行同樣傳到全世界,是壞事的話,不管公司大小,同樣受不起。
新例是:今年5月,卡加利市某餐館的食客中,一名女客人不耐煩有一桌非白種族裔的食客,大聲講大聲笑,她便開口罵人,用了族裔歧視字眼,全程被另一食客拍下並放上網,罵人者即時被炒,哪怕其公司不是大名堂、她亦非要員。
小公司職員下班時間做何事,已經不是當事人的私事了,因手提電話負起大阿哥的職責,個人行為幾時都會被實錄、傳播,公司聲譽受損,事傳開去,再搵工有困難。
後記:SS很快獲公司重聘,因為他背後有工會。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