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
近年,連續幾部出色作品,令大家多留意了印度電影,今次,這齣《起跑線》,令我們知道,印度並非只有一個Aamir Khan,還有很多有心人,拍下不少言之有物、莊諧並重的作品。
這部《起跑線》,把焦點集中在印度的教育問題,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是一對富裕夫婦,希望女兒可以躋身上流社會,積極希望女兒可以在貴族英文小學上課。自然而然,許多叩門技巧出現了,甚至有專業顧問提供訓練,當中笑料不斷。當他們第一回合宣布失敗之後,意外地發現,學校有一定數量的學額分派給窮苦學生,他們一家三口,馬上搬去貧民窟,扮演窮人重新申請,不過,在貧民窟學到的東西,可能比學校提供的更多!
電影前段,主角一家搬到貴族學校附近居住,這一幕,我們應該都很眼熟;不過,小女兒在新環境,沒法子交到新朋友,三四歲的孩子,不是很容易混熟的嗎?原來,女兒往日慣了說印度語,但這兒的孩子都習慣了用英文溝通,他們不是聽不懂印度話,但就是覺得有階級上的分別,總之就是「非我族類」!語言的影響,連3歲孩子也感受得到,可謂驚心動魄!對於印度的階級觀念,大家當然早有所聞,但連小孩子也可以用語言來分階級,導演的確掌握得非常細膩!
其實,主角本身也是成功商家,錢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依舊打不進上流社會。他們住在舊社區的時候,安享事業成功的優越感;當他們搬到貴族區生活,依然無法融入當地族群,看得出,這種「出生時就已經被標籤」的困局,不是一兩個社會政策可以打破。
真正戲肉
前半部戲的叩門攻略,可謂笑料百出,可沒想到,後半的貧民區劇情,才是真正的戲肉!印度窮人的生活,絕對不是我們城市人可以想像得到的,事實上,連主角夫婦也始料不及,那種生活環境,可以說是窮到不文明了。劇情再推進一層,學校知道這種作弊行為,派調查員出來,查探究竟這些所謂貧困家庭,是否貨真價實。換句話說,主角夫婦要真的融入窮人生活,老公要去工廠打工,老婆要擔水、排隊領取救濟米糧,齊齊學懂這裏的遊戲規則。
劇情來到這兒,我本來以為和前半部一樣,又來一堆錯摸笑話,想不到,導演筆鋒一轉,重點放在貧民窟的人情味、互相扶持的義氣。這兒,其實和上半部頗有呼應,升學顧問在訓練主角面試技巧時,要他們背誦了一些「Sharing is caring」的口號,哪知道,現在親身體驗到了,才發現不是宣傳語句,而是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狠狠地揭露了印度跨代貧窮的現象,絕不是單單通過教育制度,就可以積聚「上流力」解決問題,主角夫婦在結局時的「醒悟」,只是勉強安慰觀眾,想深一層,其實更是悲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招福貓頭鷹 瀛格居酒屋 |
上一篇: | 隔20年再執導溫拿故事 陳友:好似撻着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