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世事無完美,只有更接近完美而已,世界盃決賽周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不斷與時並進提供更優質球賽。本屆決賽周首次引入VAR(視像助理球證)系統,至今多次推翻球證判決吹罰12碼,令法國和瑞典由和變贏,但它仍然免不了爭議,英格蘭周一分組賽2比1勝突尼西亞,就令英國球迷十分不滿。
35分鐘,英格蘭中堅基爾獲加禁區內輕輕打中對手,哥倫比亞球證路登竟判罰12碼,突尼西亞射入成1比1。不過,英軍隊長哈利卡尼後來兩次在禁區內被對手拉跌,其中一次更是被對方抱倒在地,路登非但沒有吹罰,甚至沒有尋求VAR協助。國際足協每場比賽安排了4名VAR,其中一人負責與執法球證溝通,其餘3人負責片段分析,英球迷嘲諷他們都睡着了。
英格蘭巴西齊不滿
球迷不滿的是,球證可能不覺得卡尼受到侵犯,但VAR為何不主動提醒?原來關於12碼只有幾種情況應聽取VAR的意見,包括犯規是否在禁區內、犯規前足球是否出界,以及犯規前有沒有球員越位等。換句話講,如果球證肯定卡尼沒有受到侵犯無需重看片段,VAR不該主動牽涉其中。
國際足協在努力平衡球賽的公正性與流暢度,如果球證在任何情況都要聽VAR意見,球賽將經常出現停頓,那有違球賽最原始的娛樂功能。故此,吃虧一方的球迷必然爭取公正,得益的一方必定展開欣賞球賽的角度,根本沒有對錯,只能講VAR解決了部分的爭議,但它本身也免不了引發爭議。下一步的修正,應該是引入網球賽的「上訴機制」,容許雙方享有要求VAR介入的權利,比如上下半場各一次,那就可以進一步減少出現爭議的機率。
決賽周的裁判本來就來自五湖四海,水平良莠不齊,本屆突然引入VAR球證系統,仍然需要時間磨合。不過,整體而言,新系統的運用十分順暢,並沒有影響球賽進行。巴西隊周二公開要求國際足協解釋清楚,球證在何種情況下應向VAR求助,希望接下來類似的爭議將逐漸減少。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