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4日

章可怡 但看楓景

不要通識要知識

有一門學問叫做Theory of Knowledge。話說知識有兩個來源,一是經驗,一是推理。讀書所為何事?簡言之,明理而已矣。

香港近年流行選讀IB課程,收費非常貴。各處鄉村各處例,一些加拿大公立學校也有IB課程之設,分文不收,公費提供特別教師(教授資格),學生自成小團體,等於不交學費上私立學校再加小班教學,理應競爭激烈。不一定。在香港傳來「IB 好貴」訊息之後,情形有了改變,每年IB招生,隔夜排長龍。

不是所有IB生都完成課程,有時是學生自己要退,在美國,更多是家長要退,怕孩子學壞了。

IB 課程的源起,據講是各國外交人員和聯合國人員四處飄泊,子女上學無準則,很影響前途,聯合國設計一個中學特別課程,全世界統一考核,以美國大一水平作準,即高中IB 及格就有美國大一水平,全世界便須承認其有中學畢業程度。

術科可以統一,怎統一思想或價值觀?開一門必修的Theory of Knowledge,天文地理哲學歷史政治宗教並配合現實、通過寫文章做報告等方式學習,目的在要學生明理。

消息傳來:香港要改革通識科,使成為選修科,只有及格或不及格兩種評分。很多人擔心選修者會減少,少至一定水平,就有理由取消。為什麼要取消通識科?想到IB的Theory of Knowledge,可以之代替通識科。通識所以有被淡化的危機,據說是因為與現實結合議論時,是非對錯的自然走向與官方的期望不一致。

IB課程在美國一些州郡受到嚴厲的攻擊,以其「反美國價值、宣傳馬克思主義、鼓吹自由主義而批判傳統宗教」,像新罕布夏州二度有議員提出禁制在該州開辦IB課程(未成功)。值得認真考慮引進。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