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2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太陽馬戲團 玩命式演出

太陽馬戲團自八十年代在加拿大創辦以來,一直受到熱捧,當年的馬戲團一定會涉及動物表演,唯獨兩位街頭藝人Guy Laliberté與Gilles Ste-Croix認為這種形式已經過時,遂創造出只有人類參與,結合不同戲劇故事的現代演出,如今已經發展成多個巡迴和長駐表演項目,融合不同地方的傳說故事。

最近他們再度來港,架起標誌性的黃藍馬戲帳篷,上演新劇目KOOZA(至6月3日,中環海濱活動空間)。KOOZA的名字取自梵語「Koza」,意指「箱子」或「珍寶」,表演從小男孩進入夢境開始,他拉着風箏到處跑,忽然有送貨人送來一個大箱子,一打開,裏面跳出一個魔法師,為他變出一整個奇幻世界。在這個寶箱裏,跳出50名有各種專長的雜技員、樂師、歌手和喜劇演員,各展身手,小男孩穿梭其中,企圖插一把腳,最終也乖乖在旁邊看表演,不再搗亂。

跨界元素

演出中各雜技演員的超凡身手,讓人印象深刻,而幾乎每個表演都是作玩命式的演出,沒有一個演出是重複的,可見雜技員日積月累的表演功架,有的憑一條懸浮在半空的布帶,就能作出高難度的表演,甚至只以布帶托住頭頸,就能在半空中迴旋,半空踩鋼線已經不夠刺激,更刺激的是在鋼線上踩單車,還不夠?兩輛單車上再托一條幼管,再在上面托一張椅子,上面再坐一個人。數米下的觀眾,也為這高難度表演捏一把汗。過去太陽馬戲團也有數宗演員從高處墮下的新聞,表演這些高技術表演,下面也有防墮網,當然這些精湛的表演者不會用到。

在這雜技演出背後,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線,還有小丑的插科打諢,與觀眾互動等,因此雖然演出時間長,卻讓人不覺沉悶,這也是馬戲團能做出口碑的一點,讓馬戲不流於高難度技巧的晒冷,而是有更多跨界元素,而現場演唱和演奏的歌手樂手,也同樣出色。

為了更了解這演出團體的成功訣竅,卡記深入他們的後台,華麗的場景後方,是一個簡單的練習場所,裏面全是一群默默苦練,認真對待表演的演出者。經常巡迴各地演出,行裝輕便,但必要的設施也一應俱全。除了鋪滿墊子的練習場,也有訓練體能的小型健身設施,專責隨團治療的物理治療部,以及設有專業縫紉機和3D打印機的服裝製作部,讓人驚嘆。服裝部主管Alex Surridge在成排的服裝中挑出一件解說,雜技員所穿的服裝都是用彈性物料製作,就算是看上去堅硬,金光閃閃的物料,都是用塑膠3D打印而成,而不是金屬,更方便演員擺動身體,而不會被刮傷。隨團服裝部只有三個人,每到一個地區都請數個幫手,負責超過三千件服飾,而每次演出都會用上二百件左右,而他們也經常為演員做新裝,嘗試更輕巧的物料等,工作量不小。

後台窺秘

在訓練區中,飾演小男孩的男演員Cedric Belisle用靦覥的笑容歡迎記者,來自加拿大,2009年開始加入太陽馬戲團,這是他參與的第三個演出,每天早上醒來,他都會去團內的健身設施做一陣運動,然後練習化妝,再穿上戲服演出。不用表演時,他也幫忙做一些後台工作。原來團內所有表演人員,都要自己替自己化妝。他形容,化妝過程對他來說是很放鬆的時間,如慢慢轉化成角色的神奇瞬間。

世界巡迴

馬戲團表演結合多種體操和雜技,難度比一般體操運動更高,例如在常規的跳彈床翻騰外,還結合跳蹺蹺板和高蹺,技巧之難也讓人拜服。藝術總監Dean Harvey表示,參演的雜技員都是全球徵集,有些是前體操運動員,有些則從小接受馬戲訓練。而整個演出從創作到成形,需要二到四年,過程漫長。而每次到一個新地方演出,他們都要先把整個帳幕及器材等船運到當地,才能開始隨後工作,規模龐大。要營運這個世界巡迴演出,不是容易的事。

撰文: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