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28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藝術家聯手 援緬甸兒童

對於緬甸,大家腦海中大概馬上浮現起的會是昂山素姬。然而,緬甸的兒童問題,一直是國際救援組織所密切關注的對象。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去年5月23日發布的《兒童警報》,當中內容指出,在緬甸的偏遠地區和衝突區域,貧困和發展欠佳的情況,令高達220多萬名兒童,未能夠從國家改革以及民族和解中獲得益處。

UNICEF在這份《兒童警報》中指出,緬甸政府從2010年來採取的社會和經濟改革措施加強了改善兒童健康、教育和保護的機制。目前緬甸亦正草擬兒童法例,以增加兒童免疫工作和教育項目的公共開支,顯示該國進一步推動兒童福祉的決心。但是,現在緬甸每天有多達150名5歲以下兒童死亡,有近30%兒童出現中度或嚴重營養不良,還有超過一半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收益全捐

許多兒童,特別是那些在偏遠地區生活的貧困兒童,以及住在族裔氣氛緊張和衝突地區的兒童,他們和家庭都被排除在發展之外。當地人流離失所,陷入貧困、無國籍和被販運的風險,同時很難獲得醫療保健和教育服務。報告指出,兒童及家庭需要得到保護和援助,而所有兒童的醫療保健和教育服務亦應獲更大投資。

有見及此,CHARBON art space將舉辦一場名為《紀錄緬甸》(Documenting Myanmar)的非牟利展覽(3月9至24日),展出緬甸照片、短片及藝術家的改造圖片,以呈現紀錄片影響力和主題性。

是次展覽由法國藝術作家Caroline Ha Thuc發起及策劃、Lalie Choffel舉辦(兩人定居於香港)。此項目特別邀請到攝影記者和藝術家,藉展覽深化和詳述緬甸目前最受爭議的羅興亞危機,理解事件背後具有的歷史意義。參展的緬甸藉藝術家及攝影師包括一些為大眾所熟悉的名字,如Minzayar Oo、Mayco Naing、Wah Nu、Tun Win Aung等。展覽舉行期間,所有藝術品收益將撥歸支援緬甸兒童教育的慈善機構myME(緬甸行動教育項)。

《紀錄緬甸》展覽有助帶動現今緬甸的迫切爭議,促使對話開放,以及改善不健全的教育機制。是次展出的作品為藝術家和攝影師對緬甸政治、社會和經濟轉型的長期紀錄,令觀眾更能了解緬甸的現況,為成就現今和未來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現今媒體焦點只單一落在羅興亞危機。因此,是次展覽旨在展現緬甸的其他不同面貌,不但擴大觀眾視野,也是個難得的機會促進專家和藝術家之間的爭論。這亦是首個在香港展出的緬甸題材紀錄片。香港是個理想的地方舉辦展覽,讓區域合作夥伴有機會就重要的世界級議題提出不同意見。

電影分享

展覽同場將舉辦多場不同的活動,包括專題講座及電影分享。其中於3月10日(星期六)下午舉辦的專題講座,主題為《在緬甸的影像敍事者和變革推動者》,由Christophe Loviny擔任主講。而另一場Christophe Loviny參與的小組討論活動,則將與藝術家Minzayar Oo同場合作,一起向公眾分享他們的實地工作經驗。是次藝術家小組討論將於同日下午五點半舉行,由Caroline Ha Thuc主持。

電影分享環節則會播放《緬甸起義》(Burma VJ),《緬甸起義》記錄了2007年在緬甸發生的「番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並獲得奧斯卡提名。《緬甸起義》是緬甸紀錄片史無前例的作品,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本片由民間記者和攝影記者拍攝,成功越過審查把影片散播到國際新聞機構,揭示民眾示威和政府暴力鎮壓的實況。

撰文: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