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日

李夢 藝術拾趣

宛若蝴蝶振翅

我在此欄的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永遠叛逆的Max Ernst,今次我們來講講他的至交、法國雕塑家Jean Arp的故事。

Arp與Ernst的人生軌跡相仿:生於德國,1910年代前往法國巴黎,結識康定斯基和畢加索等一眾先鋒藝術家,參與創立達達主義流派,開始表意及構型上的探索。如果說Ernst將精力用在色彩及畫中形象的求變上,那麼Arp則可說是對「形狀」情有獨鍾。

他的雕塑也好,紙本拼貼作品也罷,總是不施粉黛的,將附着在物件表面的裝飾與冗餘盡可能地除去,只留下原初淳樸的點線面,引人思考。智利詩人聶魯達曾經說過:「當華美的葉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用這句話來形容Arp藝術創作予人的觀感,再恰當不過。

少即是多

Arp尤其喜歡「輕盈」的意味,曾將生命形容為「一陣令人難以捉摸的風」。這位深受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影響的法國藝術家,樂於探索輕與重、實與虛的邊界,借助石灰岩這類厚重材質製成的雕塑,解釋流動的、綿延不息的生命質感。他的雕塑作品多為白色,構型簡潔,以不規則的幾何形狀構成。而且,雕塑通常並非僵立在那裏,而是輕盈靈巧的,宛若失重一般,又如同《紐約時報》藝評人所說的那樣,「像蝴蝶振動翅膀」。

別忘了,Arp寫詩,應對於凝練的、 「少即是多」的美感有頗多體會。而他的雕塑及紙本作品中,也自然少不了詩意的、含蓄溫潤的呈現。

1920年,Arp曾與Ernst等人合辦一場達達主義展覽,意在挑戰所謂的中產階級價值觀,提倡藝術的虛無、隨性及偶發。那時候,Arp的創作以紙本拼貼作品為主。回看當年的作品,我們見到點、線與幾何圖形非常隨意地放置在畫框內,不講求邏輯,也不在乎情境。的確,那些作品是為了反抗某種既定的程式與審美,卻不止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畫中不規則的幾何形狀、隨性不拘束的構圖,其實承載了Arp對於藝術、對於人生的觀感和體悟。

見慣了方正謹嚴的繪畫及雕塑,Arp和他的同道試圖為藝術創作提供另一重審美參照。他不願以創作直白回應社會議題或當下熱點,而更樂意用抽象的、點到即止的手法來暗示某種時代氛圍或者美學趨向。藝術家慣用的一個創作手法是將紙片撕碎,隨手灑在畫布上,然後依照其自然飄落的位置將碎紙片貼在畫布上。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自然中的風竟也成了他的幫手。

Arp顯然無意借助這些即興創作告知大家什麼或用來說教,因此,觀者得以充分地開啟想像,將自己的經歷與識見帶入作品的詮釋中。較之以往單向度的看與被看,這無疑是更自由的實踐。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