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14日

李維榕博士 故事從家開始

最後的結他

突然收到David的短訊:「你跑到哪裏去了?又不接電話,老師病危了,已經搬到療養院的特區,Jay正在趕去照應……」

我心中一沉,要來的終於要來了!

我知道那個特區,暑假探他時,老師就說笑地告訴過我,樓上有個Exit,特別為臨終的人而設的,卻怎樣也沒有想到,一轉眼他便去了那裏。

老師已經96歲,過去十多年來,我每年都見他一次,每次都不知道有沒有下一次,慶幸的是一年又一年,每一年都找到他安然健在,漸漸地,我們相信他是不死的。身邊很多人都走了,老師卻永遠給我們帶來波濤中的穩定。

沒有個人問題

並非不知道死亡一直在旁窺視着,只是老師雖然行動緩慢,頭腦仍是那般敏銳。上次見面時,他剛答應在12月舉辦的Evaluation of Psychotherapy大會作主講。這個每5年才舉辦一次的心理治療武林大會,各派盟主都會前來。他有點興奮,也有點緊張,他說:「這將是我最後一次出席!」

要我幫他準備,其實老師自己一早就有計劃,且定了一個很有趣的題目:Deconstructing Minuchin!為Minuchin
解碼,採用3段他與3個家庭會談的錄影,拆解他對家庭治療的理念和手法。他的理論很簡單:沒有個人問題,因為人是活在關係網絡中的一分子,處在什麼位置,就會扮演那個位置的角色,像星球一樣沿着一條軌道轉動,每個家庭成員的行為都是根據一定的定律而運作,像陰陽互補,有長必有短,有美必有醜,有對必有錯,配合得天衣無縫。一切都在預料中。為了那份歸屬感,不像流星一樣隕落,我們甘願配合成為家庭關係拼圖中的一小塊,但是為求改變,又不得不打破這個系統的平衡。

老師本來是精神科醫生,最初也是由心理分析做起,初期的服務對象是貧民區的青少年,他很快就發現,人的問題不完全基於本身,身不由己的的因素太多。個人是家庭的產品,家庭也是大時代的產品,一環扣一環,他大半生的工作,也橫跨了好幾個不同的領域,他對青少年厭食症的治療理念,影響深遠,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晚年曾以一塊錢的年薪,為紐約的醫療系統進行改革。那幾年我隨着他在紐約最貧乏的地區來回奔走,讓一向置身事外的我,第一次明白什麼叫使命感!

他90歲那年,我們請他來北京講學,911事件剛爆發,美國的飛機停航,他妻子老遠從紐約駕車把他送到滿地可,又從滿地可飛到多倫多,坐第一班航機來會我們,他說:因為我們一早約好了!

也是那一次,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知道著名的結他手Segovia嗎?我和他一樣,給我一把結他,我在台上也會奏出音樂,但是走下台來,我只是一個老頭兒。現在要靠你自己了!你不想為自己的民族做些事嗎?你不願意在自己的地方發展嗎?」當時我只是熱淚盈眶,不停地說:「不要,不要!我不要你的結他!」

但是不知不覺地,我也真的拿起了他的結他!而我們每年一次的聚會,也由紐約遷移到他退休的佛羅里達州。

推入生命狂流

丈夫離開時,我把他的骨灰撒入湖中,就到佛州找老師。千里迢迢,最後連飛機也因跑道被雷轟而延誤了3個小時,在我心力交瘁的時候,遠遠看到老師站立在路的盡頭,靠在拐杖上,望穿秋水地等着我到來!像個迷途的小孩,我便向他狂奔過去!

有個老師在遠方等着你,是很幸福的事!

但是他並非只是我的老師,他也是David、Jay、Ema,還有很多人的老師!這位家庭治療的一代宗師,影響我們最大的,並非只是他的宗派,而是神奇地燃點起我們每人心中的火焰。我原是個得過且過的閒散人,但是他卻打破了我的平衡,把我推入生命的狂流中,讓我不得不脫胎換骨。

我們合著的一本書──Mastering Family Therapy: Journey of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分享的就是我們10個人的學習故事,David也是其中一人,從一個內心糾結的同性戀者,成為一個揮灑自如的治療師。還有Margaret,一個女性主義的從業員,本來處處要保衞女權,漸漸明白無論對任何人過分保護,反而限制了這個人的能力發展。還有Gill,一個飽讀經書的心理學家,滿腦子理論,就是無法面對家庭關係的矛盾。處理別人的危機,治療師自己都必須經歷一番洗禮。我們學的不是技巧,而是匠工的訓練。有手把手的刻苦過程,也有自我突破的喜悅,而經過這樣密切的師生關係,不單只與老師建立了一輩子的緣分,我們自己也維持了長久的情誼。

現在眼巴巴地看着這位治療界的巨人徘徊在生死邊緣,我們卻只能默默地守候在一旁。我們的大師兄Jay在主持大局,叫我們把說不完的話傳到老師的郵箱,有機會就讀給他聽。一段段的思念隔洋而來,每個被他觸動過的人,都有一段說不完的故事!

一顆巨星就要隕落了!我記得他在Haley的訃文上說過:「我們用一輩子積累而來的知識,已經普遍地影響了下一代的治療師,他們不一定記得我們的名字,但是那已經一點也不重要!」

備註:Dr. Minuchin已渡過危險期, 康復起來了。)

撰文 : 李維榕博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