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日
上月到米蘭公幹,入住的酒店不在市中心,而是西北面近郊Pero杳無人煙的一處。不過米蘭馥郁的藝術氣息,我已經感受過了。最難忘的是2010年9月底,正好碰着著名男高音Andrea Bocelli在米蘭大教堂舉行慈善演唱會,也幸運地買到Teatro alla Scala大劇院的歌劇門券,看過名畫之後,便往山清水秀的Lake Como湖區。這次有公務在身,一定不如那次般輕鬆盡興,倒是希望能發掘到好地方,於是請教認識了不久的Philip Eisenbeiss。
熟悉Opera Hong Kong的人,對他的名字不會感到陌生,因為Philip是這個歌劇藝術組織的董事總監。介紹我們認識的律師朋友更說,香港金融界的管理層都知道Philip正職是獵頭公司合夥人,舉薦過無數亞洲區的專才為總裁級人選,但是「愛歌劇表演的話,一定要讀他所寫的Bel Canto Bully。」
鍾情歌劇的人已經愈來愈少,還有誰會花時間寫一本書關於十九世紀初的意大利歌劇世界?曾在蘇黎世、上海和泰國工作的Philip說,他剛搬來香港的時候經常留在家中聽羅西尼、貝里尼、多尼采蒂的歌劇唱片,偶然發現這些作曲家有個共同之處,就是有一位「經理人」名為Domenico Barbaja,但網絡上只有一兩句關於他的簡介。好奇之下,Philip到香港大學搜集資料,輾轉地找到意大利有一位教授撰寫過幾篇相關的文獻,大膽地到以「黑手黨」見稱的那不勒斯跟他見面,最終見證到收藏在寺院的書信古卷,將Barbaja鮮為人知的生平事跡公諸於世。
所以這次我再到米蘭,想着Philips走遍名城小鎮的趣事,走到大戲院不只意識到街角傳來的樂聲,還有幾百年前的鬧市印象,以及用音樂作為籌碼的交易現場!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必須感動人 |
上一篇: | 你終於明白鹵莽和風險的分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