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我的三個兒女不看我寫的書。他們是社交網絡一族,不管老爹的暢銷書賣了上千過萬,只懂憑追隨者數目來衡量一個人的知名度。」Tim Moore說。我聽他預告2018年出版的新作,是駕駛古董福特T型車發掘美國中部,不就正好適合Instagram story之類的社交網站來同步追蹤?他承認這個方法具有娛樂價值,可是幾年前他嘗試把Do Not Pass Go一書拍成電視紀錄片,耗費了許多精力,製作效果卻不如理想。文字始終是最好的溝通橋樑。
他慨嘆道:「互聯網扼殺了整個旅遊寫作的行業。6年前,我還在《衞報》周末版The Observer寫專欄。有一天收到編輯來電,叫我往後不用繼續供稿,因為讀者去旅行,都在網上找免費資料。旅遊版已經失去它的價值,吸引不到廣告商投資,所以高層決定刪掉整個版面,他們全組人都要失業。」
「我是少數的幸運兒。開始寫作的時候,正值旅遊作家Bill Bryson事業高峰期,大家對外國社會的生活點滴很有興趣。如果我要從頭再來,出版之前必然要經過focus group討論:你情願看一本書,教你十種融入芬蘭的生存指南,還是看一位中年男人發牢騷?旅遊寫作已經沒落了。」
我喜歡看書,但不能不承認網絡的感染力。好像我介紹香港書展的錄像,被英國文化協會上載到網站和臉書,瀏覽人數時刻遞增,連剛從美國飛抵香港、還未適應12小時時差的Tim,也在他的Twitter賬戶上說:「This is immensely flattering.」訊息瞬間傳遍世界各地。不同之處是,作者的性格能在文章中顯露得一覽無遺,有其持久性,比起在社交網站張揚的一面,更加真實,更加值得令人細味。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第三性:U |
上一篇: | 突然間覺得周圍很陌生,我很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