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CAFA不是café的又一寫法,有那樣輕鬆就好了,這是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Equality 的縮寫。即使名稱如是,也很普通者,所有字都見慣見熟,有何沉重處。字面沒看到的這個組織的性質是:專為在家事中受到不公平對待的男方而設的組織,下面隱藏了兩個主要字:for Men and Families。都算不常見了吧。
根據該組織的資料:曾萌生自殺念頭的加拿大男人佔人口中的四分一,自殺成事者之中,75%是男人,在一段分手的婚姻中,男方報稱被虐者佔一半,但幾無門可投,危機紓緩中心、以男方為支援的組織少之又少,全加沒有一個被虐男收容所……是的一段關係或婚姻中,被虐被打的,絕對以女方為多,設施福利多關顧婦女,完全應該,然被虐的男方即使少卻確實存在,也應享有被照顧的權利。事發,社工一介入,幾乎就是男方空手出門的開始;上到庭,官判女方得到房子、孩子、撫養費幾是定局。這不止在加拿大,在整個西方國家無不如是。男人受夠了,約6年前,就有一批英國父親佔領橋頭抗議男人受到不公平待遇。
由於法律與傳統在家事紛爭中幾完全支持女方,使到一些虐兒的母親也可take all,父親離去,留下子女給有問題的前妻,可料子女會繼續被虐,自己的話沒人聽,求助無門,甚至遭親友、同事歧視,搞不好失去工作,走到自殺之路,就不出奇了。
加拿大婦女有其強悍之處。為了不讓前夫依法見孩子,自拐孩子到別國(主要是美國)住到孩子18歲回加自首的事例,屢見不鮮。這樣算是對孩子好嗎?較文明的聲音漸漸得聞:不論男孩女孩,都以有父有母為理想,因為世界由男和女組成……同性家庭會有意見?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