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
在台灣跟老同學聚會聊天,談到各人的近況,以往的話題通常是誰跟誰結婚了,現在會添幾句囁囁嚅嚅的耳語,誰跟誰離婚了。如果離婚了又結婚了,新話題會變作「老牛吃嫩草」。
有小孩的談小孩,沒小孩的談工作,台灣人原來都滿肚子怨氣,工作賺不了多少錢,年金改革等等問題又讓他們抓狂。聊着聊着,我愈來愈莫名其妙,因為牽涉的是當地人才知道的具體細節,迷惘的我反而愈來愈用力點頭。為什麼我不懂裝懂?這時候我明白了兩句話的道理:當一個人說「我懂了」,也許只是放棄理解而已。
工作以外,台灣人的另一怨氣來源是房地產太癲狂,尤其是百物騰貴的台北,他們恨透了「樓價是14年薪金總和」的殘酷現實。不過,老同學如今有兩點是可以稍感釋懷的。
第一點,台灣樓價開始下跌了。
第二點,香港人的命比他們苦。
跟我聊過之後,老同學才明白何謂天外有天、癲外有癲、賤外有賤。他們的樓價是14年薪金總和,我們是16年薪金總和,而且必須注意,香港的平均工資比台灣高,所以兩者的實際分別數以倍計。簡單來說,台北一坪面積(36方呎)索價約40萬元新台幣,這樣的價格看在香港人眼裏簡直「平到爛」,但對當地人而言則是「貴到嘔」。
我跟他們開玩笑說,台北和香港的樓價其實是一樣的,相同的面積,相同的價格,台北是1000萬的話,香港也是1000萬,不過台灣人付台幣,香港人付港幣。至於台北以外的地區,自然更加友善。
既然台灣的樓價跟香港相差一大截,未來幾年又有機會繼續下跌,那麼不期然令人產生一個念頭,何不移民台灣去?看來,這將會是未來幾年老同學之間談不完的話題。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