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
「……好多謝你好似屋企人咁照顧我,幫我搵到一間適合自己嘅學校,可以有好多新嘅嘗試,擴闊眼界,同時亦搵到自己人生嘅目標……」Kelly由英國寄來的明信片如是說。
上星期才透露媽媽對我的終身大事操心,轉個頭我竟然變身成為學生的「爹哋」,未婚得女的感覺原來十分開心,始終做教育行業,最令人有滿足感的,莫過於同學仔當自己是父母,得到他們的信任。
Kelly的故事其實好有啟發性。她以前在香港可算是無心向學一族,學業成績麻麻,卻醉心藝術,且很有天分,可惜香港的教育給予她的選擇很少。返學無成功感亦無歸屬感,令她對一切都看得很灰,因此態度變得有些反叛,與家人關係冷漠,亦予人一種孤僻兼無禮貌的感覺。
吐氣揚眉
後來我們了解過Kelly的喜好和專長,最後協助她去了英國修讀EF Foundation的藝術課程,這個藝術課程令她可以向自己的興趣發展,因此Kelly讀得起勁,而且成績突飛猛進,最後還進入倫敦藝術學院插圖系,是對她才華及努力的最大認可,Kelly可謂是吐氣揚眉。
我們最開心見證到的,始終是Kelly性格上的轉變。校園生活過得充實又投入,令Kelly一改以前收埋自己的作風,整個人豁然開朗。她變得會積極打電話回香港與家人傾談,報告近況。有次我們從她監護人口中得知她出水痘,大家都極為擔心。Kelly便主動透過監護人告知我們她無甚大礙,只是比較「身痕」,令大家都可以鬆一口氣。
後來她間中放假返香港做實習,都會回來探望我們,每次見面時,她表現得很親切,的而且確予我有種「個女返嚟探自己」的窩心感覺。
收到Kelly遠隔重洋說「掛住我」的明信片,一個字:冧。我當然無福氣有個「咁大咁叻又咁sweet」的女兒,但看到她成長的蛻變,我絕對感受到Kelly爸爸媽媽的喜悅和驕傲。
陳思銘_英識教育創辦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四) |
上一篇: | 學校角色與推廣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