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8日

張綺霞 幕後人語

舞台導演 羅靜雯活好當下

現代都市有不少癡男怨女,尋尋覓覓也未能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找不到夢想中的愛情與婚姻。多少人求助網絡平台和婚姻介紹所,希望能找到那個人,卻忘了要自我觀照,看清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八度公演的舞台劇《獨坐婚姻介紹所》從婚姻出發,卻不以婚姻為主題,說的是一個人如何認清自己,活出真正的自我。

一直執導此戲的羅靜雯,笑言對婚姻沒有特定看法。「一個自由人在自由社會,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下,可建立任何形式的關係。」多年來她一直相信要活好當下,對自己要走的路也非常清晰,指出最重要是觀看世界時保持清晰目光,才不會迷失自己,「就算在過程中看到不想看的東西,但也可以理性分析和自己梳理與外界的關係。」

《獨坐婚姻介紹所》自2007年首度上演至今,已有近10年歷史。最初劇組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完成演出,反應大票房卻不佳,其後不斷重演,又在亞洲地區巡演,這次第八度上演(11月11至13日,上環文娛中心劇院),劇情沒有太大改動,仍是圍繞3個男人展開。他們一個「戇」、一個「賤」、一個「宅」,到婚姻介紹所找妻子,與身份似為上帝的一把畫外音對話,揭示內心的秘密,原來他們一個面臨離婚危機,一個是愛上妓女的控制狂,還有一個是背負父母期望的同性戀者,在自我剖析中,3個人才明白到最需要的不是婚姻,而是活出自己。

這是男編劇寫關於男人的戲,卻由羅靜雯這位女導演執導,她笑言當初接下劉浩翔的劇本時也沒想太多。蘇格拉底名言「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一無所知」是她經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未知其實是很好的狀態,才會想方法去了解更多。」在未知中探索是她多年來的創作理念。

就如上次鄧健泓參演,與她在角色詮釋上意見不同,更質疑她不了解男人,但做下來發現她的切入方法是對的。她說:「男人的議題不熟悉,或許才是最好的切入點。」她認為,男女的婚姻觀其實差別不大,因此男或女去導演不是問題,而她很反對以性別為人作分野。「我從小就沒有男人應該是怎樣、女人應該是怎樣的想法。」她小時候讀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當時學生敢於在穿着上反叛,她與所有女同學都選擇穿褲子上學,由於她們在學術上表現出色,學校沒有干預。

她看過坊間講男女的書籍,例如《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很不以為然。「很容易跌入類型化的羅網」。她自言兼具男與女特質,不希望被性別規限。「那些男與女的標籤很容易影響一個人如何看事物,作為創作人,我從來都不覺得性別成見對作品有幫助。」

劉小麗是好例子

曾導過不少原創劇,她指最難在於找到最準確的詮釋,「最怕是導演加了很多花臣,但其實劇本不需要。我常覺得劇本其實不錯,只是導錯了,讓其弱點太明顯。做原創劇導演最重要是補救作品的不足,甚至是掩飾,劇本首次見人,如果最後展現不到效果,其生命也會隨之結束。」

當年她第一次導此劇本,發現其視覺上有很多可填補的空間。「就算是新文本,其演出也不能只集中在文字,也要看其他東西如何結合。最重要的不是what you say,而是how you say it。」多年來,她在劇場研究的也是how to say的問題,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例子,如劉小麗在立法會宣誓時的慢讀,正是以演出方法顛覆內容。「正如Harold Pinter戲劇作品中有很多巧妙的停頓,文學界會形容那是陌生化的處理,完全取消了內容。這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處理,也是演出的力量所在。」

首份合約爸爸簽

不像《獨坐婚姻介紹所》內的人物尋覓多年才發現自己真正需要,她早已開始做夢想的工作。19歲加入中英劇團當演員,當時法定21歲才可簽約,合約要由不懂英文的老爸代簽,團中管理層全是白人,她要為兩人翻譯。「我父親很勇敢,讓女兒與一群鬼佬一起工作。」當年中英劇團隸屬英國文化協會,背負推廣英國文化的任務,也有原創演出。她從英國藝術總監身上學到很多當代劇場的觀念和演戲方法。

「我進去時演藝仍未開,主要都在團中受訓。四五年後演藝開,請了我們的藝術總監Colin George過去,我已知他會教什麼,因此沒有去演藝。」

後來高本納(Bernard Goss)接任藝術總監一職,羅靜雯形容那是中英劇團最風光的年代,演出能回應社會變化,大受歡迎。「他不懂廣東話,卻能創作出關於香港回歸的戲劇。他很清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是個社會主義者,對我很大影響。」

不要平庸的成功

10年後,她考入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進修電影,回港創立劇團「影話戲」,將錄像與舞台表演結合,創作了不少與社會議題有關的作品。「如今喝杯水也可能是鉛水,有什麼東西不是政治?我不是特別刻意說社會議題,而是很多時那些問題對編劇來說是非常切身的。」在這一行多年,如今她希望能創作更多讓人有所得着的演出。而另一個希望是能培養多些接班人,劇團也有培訓劇作者的計劃,希望讓年輕人透過演出發聲。

她指出,作為劇場的中青輩,覺得可以承接他們的那個世代仍未出現。「人數未夠,未能組成一個梯隊去接棒。我覺得他們應更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戲劇世界是怎樣的,吸收足夠養分。」

在與年輕劇場人的合作中,她看到不少人常為各種事情焦慮,創作上停步不前, 她反思,若自己的這一輩無法鞭策自己走得更前,後來者也無法知道自己可以走得多遠。「中青輩的劇場人在創建了一些東西後,有了認受性或成就,便很容易停下來,以為應該要守。」

她不同意許多人說要活在當下,認為應是活好當下,「不是要享受一刻的滿足, 而是要讓當下所做的事有好的發展。」因此如今最想做的是繼續冒險繼續搏:「寧可要失敗的冒險,也不想要平庸的成功。」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