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1日

姜紀茹 人情味濃

有老婆撐 三哥米線上位

香港這彈丸之地,有人慨嘆機會愈來愈少,努力得不到成果,選擇放棄夢想,當大家絕望之際,其實仍有不少人在默默耕耘,創出屬於自己的王國。說的不是50年前經濟起飛時靠運氣「上位」的商家,而是在近20年間靠雙手捱出一片天的飲食集團──譚仔三哥。

提起米線,相信你和我都不會對譚仔三哥陌生,過去20年陪伴着香港人成長,這品牌不但令米線發揚光大,締造米線中的傳奇。由2008年發展到現時約50間分店,品牌更連續3年入選米芝蓮推介美食,吸引不少食客慕名而來,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個香港人的小故事。

故事從二十多年一個湖南家庭開始。從小喜愛烹飪的譚澤群(三哥)當時才30歲,原本從事冶金生意,眼見冶金生意因行業萎縮式微,不得不另謀出路,「1996年創立第一間舖時我已有老婆和兒子,因為老本行式微,大量廠家向北移,當時我做的是下游工業,香港已是一潭死水,沒有發展的空間,前路茫茫,決意離開此行業。」可是離開老本行始終是件冒險的事,眼前最重要是解決食飯的問題,餬口是必須的,那時六弟譚澤強(強哥)一向知道他喜愛烹飪,十二三歲已煮一家八口的飯菜,於是游說他一起從事飲食生意。

滑得有理

兩兄弟都是坐言起行的人,第二天一早便到街市搜尋食材,那天六弟拿起一包米線,問他是什麼?於是他便解釋米線的典故。那年代米線很少人認識,很多人不明白東莞米粉及米線有何分別,只知道兩者分別在於粗幼。三哥憶述時津津樂道,說到米線雙眼放光,「米粉及米線雖然同樣使用米作原材料,但兩者是兩碼子的事。為何米粉入口『嚡』,米線入口又會爽滑?分別在於製作過程,米粉是先把米煮成飯,再由飯放入機中製成粉條;至於米線則先把米打磨成粉狀,再落適量的水,令粉糰既可拿上手又可捏得散,然後放進機中打成線狀,米線經過管狀壓迫,透過管內的熱力,把米線烹熟透,所以一團新鮮又優質的米線,口感非常煙韌嫩滑。」

現在米線店舖成行成市,但在20年前米線不單不是主流食品,就連聽也未聽過。回想起當年開業甚艱難,他苦笑起來,「難就難在米線沒有人認識,要解釋什麼是米線也要一段時間,客人聽罷後不想嘗試而離開的亦大有人在。最初在永隆街第一間店是頂手回來的,上手是做潮州粉麵,我們沒有裝修,所以店舖格局不變,而賣的卻由潮州粉麵變作米線。記得當時有位伯伯進舖坐下,我們解釋一大輪米線及可加的配料,說完後,他竟說:『給我一碗牛腩河!』這些經歷都令我哭笑不得!」

成功須苦幹,很多事也是捱出來的,三哥憶述開第一間店時,生意不足餬口,甚至沒有想過舖頭可以養活一家,為幫補生計,夜更的士、為商場地板打蠟、收紙皮等工作也有試過。「或許因為喜歡米線而擇善固執,反正不能靠它養活,便豁出去,不為錢,只為做好的食物而撐,生活費則靠其他兼職。」

雖然當時已成家立室,但孩子仍然很小,需要太太照顧,三哥從沒有忘記太太的辛勞,「有現在的成績,一定程度上也歸功於太太,她無論什麼環境及情況都支持我,她總是一句:『俾心機做,你得嘅!』令我不敢怠慢。」除了家人的支持外,客人的肯定也是一種推動力,在艱難時期,一位男食客吃過他的米線後說:「我食得出你們的誠意!」就是這一點一滴的肯定,令他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無心插柳

雖然當時米線知名度不高,卻因為永隆街店舖的環境,無心插柳闖出個名堂。「當時的廚房細小,既要製作米線也要放焗爐烤雞翼,那時廚房設有抽氣扇,烤香草雞翼及麻辣雞翼時散發的香氣瀰漫着整條街,甚至在放工時吸引到川流不息的途人駐足尋香。」一夜成名又談何容易!米線在人心中要由無到有需要很長時間,也要兩兄弟努力捱出來的。開舖第二年三哥開始研發麻辣湯底,自始街知巷聞,每晚也有逾50人慕名而至,足足花了5年,才儲夠客源開設第二間分店。

今日,三哥譚仔已擴充約50間分店,然而他沒有停下腳步,反而不斷變通研發更多新口味。最近又推出素湯底及番茄湯底為素食者帶來新的味覺享受,「素食人士出街食飯是一件較為傷腦筋的事,有見及此我們希望可以給素食者更多選擇,這個素湯研究了7個月,我們把素湯與清湯調製,令味道相類於原本的湯底,甚至分不出原本湯底與素湯的分別。而推出的番茄湯底則有別於一般番茄湯走西式的路線,而是走三哥特色的口味,令他們一吃便認得出是三哥的出品。

除了食物,近年品牌亦與本地明星貓忌廉哥合作開設首間主題餐廳,此外他又把自己的經歷製成了微電影,短片點擊率於facebook更高達60萬人次收看,希望勉勵香港的年輕人,不論面前經歷多少困難,也要為自己的夢想打拼。

「捱過去便知自己是得的,即使給人罵也不要放棄,跌低過後,可以起身就是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並非沒有機會,只要鍥而不捨,必有機會成功!」

撰文:姜紀茹

[email protected]

攝影:陳縱宇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