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6月12日

何偉倫 教育講論

談研究評審工作

早前,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 公布了《研究評審工作(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 2014》報告之評審數據。RAE的報告根據本地院校四千多名學者在特定期間所呈交的一萬六千多個研究項目進行評審,並以五級制評分,四星代表世界領先水平、三星具國際卓越水平、兩星達國際水平、一星達區域水平,而不達標或交錯內容的則獲不予評級。

雖然一班赫赫有名的學者要定時驗身,看似荒唐但是卻又暗藏玄機(因為結果會影響研究資源的分配,英國就發生過不少規模相近但資助額因為RAE而相距近倍之情況),各間院校均投入了心力甚至作出了長期的部署,不少教職員其實亦樂此不疲,但是這樣的評審工作是否需要認真看待又是另一回事。

不少評論均指出相關計算只是「排名遊戲」,內地大學更曾經摸通遊戲規則與海外出版商合作增加引用論文次數追逐排名。嶺南大學曾經提及作為一所小型大學,將努力與不同的本地及海外大學合作建立獨特的研究力量。事實上,此等說法亦不無理據。

事實上,教資會在公布評審結果的簡介會上亦已經開宗明義指出主要以三項不同的元素作取捨,當中包括「研究成果」、「競逐性並經同儕評審的外來研究資助項目」及「聲譽項目」。簡單而言,即是類似性質的研究如果可以與海外的機構合作則會被看高一線。學院及國際之間的合作及至跨學科研究似乎亦較為吃香,但是難免引致院校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之困局,因為部分院校所開辦的學科較少之餘,也缺乏對外的聯繫。

除了小型院校難以「突圍」,老牌大學其實也有一定的隱憂,研究評審工作未必能夠清楚展示受評學者的水平,因為評審工作是以學系為單位,故此即使學系內的成員也不知道哪些論文是四粒星還是一粒星,他們只能夠自己關上房門比較配對一番。當然,如果有某些學科的教職員人數較少而論文又只是散落在一星、兩星的範疇內則較為容易處理。

學者「交凸數」現象

另一方面,不同院校在歷史元素上就有着一個頗為明顯的差別,在對比了教資會的資料後發現沒有參與評審的學者其實為數不少,同一時間卻有不少學者「交凸數」,這是因為論文呈交有一定的漏洞——研究評審工作要求學者只選擇四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受評,由於每一篇論文只能夠有一位作者可以呈交,部分學者生產力甚高,每年刊登的論文數以十計,又或者取得不少資助與聯繫的學者自然可以惠及其夥伴,在學系內甚至乎有足夠空間去配對不同範疇應該呈交什麼樣的論文。

某些院校已經成立多年,當中不乏「老臣子」,其資歷甚至乎可以把教授以至院長比下去,該些資深教職員在他們入職時,其實並沒有強調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必然性。因此,確實有些老師傅對研究工作並不上心。研究評審工作的小組副召集人錢大康就曾經指出,一般研究都會獲得一星或以上,U級主要因「交錯嘢」,又由於該些元老大臣輩分甚高,無怪乎縱有內部評審,不少院校都出現了不少「蝦碌個案」。因此,我們是否也需要比較一下相關院校或學系的教職員的背景是否也會對評審工作帶有一點點的影響。

此外,不少院校在聘用新任教職員的時候往往涉及多重考慮,比方說該等學者的背景為何?他們的博士論文的帶教老師有沒有學術地位?候選人甚至在面試階段可能已經被問及是否擁有三兩篇學術文章在手,這些「嫁妝」是否可以即時過戶等等。顯而易見,新成立的院校以至學系自然可以好好挑選專家學者為研究評審工作做足功夫。只是有些院校為了爭取最佳表現,情傾一些根底扎實的老師傅而傾向不聘用年輕學者。這就帶出了另一個我們一直沒有深究的老問題——那就是本土的研究學位的畢業生應該何去何從?針對這個情況,筆者建議資助正在修讀研究學位的準畢業生或新入職的學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協調去海外遊走一兩個學期去建立網絡及開拓視野。

鼓勵學者專注深度題材

縱觀全局,雖然研究評審工作的框架並不穩當留有極大的改善空間。然而,當中仍然存有一些值得強化的理念——呈交篇數的限制某程度可以鼓勵相關學者專注發掘一些具有深度及需要時間進行觀察及探索的題材,而且也可以避免只是追求研究數量,為研究而研究的交貨心態,紓緩所謂「短小輕薄」的研究風氣。畢竟研究工作往往非常悶人,多些聚焦,多些時間上的投放才能夠把問題看得透徹,認清底蘊。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相關計算只是「排名遊戲」,研究評審工作小組的副召集人錢大康教授曾經明言,評審着眼於研究質素而非評核個別教研人員,並指出分析這些數據時不應斷章取義。錢教授在當年總結2006年的評審工作時也曾經表明,直接比較各院校的研究表現是既不公平又不恰當的做法,應該充分考慮各個別院校的角色、使命及歷史背景。

由此可見,研究評審工作甚至可能出現相同組別的學科在不同的院校大相逕庭的情況,諸如早前三間本地法學院之表現爭議委實正常。最後,千萬不要忘記統計數據往往既是指標也是兩面刃——有些人受傷害、有些人得到好處,要麼「溫和的演繹」,要麼「強硬的詮釋」,可幸的是最終我們仍然可以依靠採納數據的手法作出可能範圍內的合理推斷。

撰文:何偉倫

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系特任導師、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可投稿「校長開壇」、「老師陣地」,文章約為800字;學生可投稿「貼堂」、「學生樂園」,畫作需要撰寫100字介紹,而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