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4日

曾德成 海闊天空

攔路問題

「港車北上」本月開始實行,促進了香港與內地聯通。開通當天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車主團體原準備組織車隊跨境慶祝,卻遇到業務部門潑出冷水,本來設計的熱鬧場面頓時大打折扣。

官員稱開放港車北上是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推動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便民、惠民的政策」。

據介紹,新措施讓香港45萬車主,經過預約便可以循港珠澳大橋駛入廣東省,沒有「兩地牌」也可自由去觀光旅遊、探親訪友或從事商務。粵港兩地商妥由5月底開始接受登記,經過數輪抽籤,約7700人中籤,至上月底收到4400宗申請,港方運輸部門審批後,把2500宗轉送內地當局,到7.1共440宗完成全部程序和獲發許可證,130宗預約首天出行。

香港車主團體有200多輛車申請首天北上,卻過半不成功,臨近7.1仍只少數獲批,不得不取消巡行慶祝。未能舉辦盛大儀式,錯失了宣傳推介、擴大影響的機會。多人起初興致勃勃,悄悄轉為猶疑觀望。

截至本月17日,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廣東的香港「單牌車」,統計共2500多輛次,即平均每天不足150輛,這同市民駕車北上的實際需求,以及港珠澳大橋的設計運量,差距甚大。

月初港車北上啟動時,受阻於一、兩個技術問題︰一是保險生效日期,車主買保險一般把生效訂於出行日(即7.1),主事機構卻稱只處理保險已生效的申請,於是5、6月間提出的大批申請都概不受理。事前既無解說,這稱得上便民、惠民嗎?

另一技術阻滯是在驗車過程。內地指定了一家在港公司檢查北上車輛,獨市生意,別無選擇。本來驗車是為確保安全,標準應劃一和可互認。然而已通過港方檢查的車輛,卻會因諸如車身顏色等問題,通不過內地指定的檢驗。

加強港粵聯通是大政策,推行起來卻遭遇細節問題攔路。辦事講求實效,內地屢要求幹部策劃謀事時總攬全局,落實推行則要周全細緻,下「綉花功夫」。

就港車北上,現在主管部門提出附加保障,包括加強訊息系統,提升驗車效率,及推動整改等。

另外,廣東與澳門之間近日在橫琴口岸試行「常旅客」計劃,加快通關。有說稍後也會擴至粵港關口,自是好消息;而眾所周知,香港跨境旅客連月來受到阻滯困擾的,是俗稱「黑碼」的出入境健康申報。

防疫限制早已放鬆,港人北上卻仍須上網填寫健康申報,用手機獲取「黑碼」,過關時經儀器掃描才通行。手機如果未裝相關微信程式,便會添麻煩;各關口網絡訊號不一,如果「黑碼」未事先截圖,又會有一番周折。

回程從內地返港,香港手機要先設法在內地下載取得「黑碼」。常會遇到因健康驗證堵於關口的人龍,每聞怨聲。旅客費解的是︰疫情已經過去,香港公共衞生良好,繼續執行健康申報作用何在?尤其是離粵返港為何還需申報?民眾困惑已久,一直不獲解釋。

內地號召建設「服務型政府」,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強檢「黑碼」無疑是民之所惡。

我國先前抗疫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一項重要經驗是︰撤限必須及時。特區官員透露今年3月赴京已建議取消「黑碼」,相關部委表示理解。至今4個月了,大家在數日子。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