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
今年6月尖沙咀海防道發生塌樹事故,一棵大樹塌下壓住一輛途經房車。教育大學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教授詹志勇表示,塌下的巨樹樹根已爛,因為六十年代尾興建九龍公園時,在斜坡上方建大平台,混凝土阻擋大樹根部吸收空氣和水分,令樹根枯死,建議拆走大平台,回復土壤條件,讓現存大樹健康生長。
古樹變敵人
過去3年,香港共發生了58宗樹木倒塌引致有人受傷的意外。香港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沒有《樹木法》的國際大都會。新加坡、東京、倫敦、紐約和上海等均有不同形式保護和發展樹木的法例。新加坡更加是保育樹木的翹楚。早在李光耀總理時期已經定下「花園城市」這個概念。雖然新加坡面積比香港小,但大家會感到新加坡的城市綠化做得比香港更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香港其實有很多老樹分布在城市裏面,訂立《樹木法》的原因,就是能有系統地保育古樹,可是香港政府把樹變成市民的敵人,經常用「平衡」做藉口。其實樹木的保護和安全是一個科學性問題,不是一個平衡的問題;真的要找專家團隊去處理。但是成立於2010年的樹木管理辦事處,也只是一個官僚架構,並不是一個專家主導的部門。
路政署、房屋署、建築署、地政總署、漁護署和康文署,各個團隊均散布在全香港進行不同模式的樹木保育工作,各有各做,沒有統一協調培養專業的團隊,反觀新加坡集中由一個部門去負責。所以香港需要訂立《樹木法》。樹木管理辦事處應該脫離發展局,重整在漁農處之下,統一協調全香港的樹木保育工作,並制訂發展策略及綠化藍圖。
樹木管理辦事處應該和學術機構合作,例如詹志勇教授、嘉道理農場植物保育部、長春社、綠惜地球等團體的樹木專家,甚至乎引進內地的專家。大家到內地城市看看,他們種樹保育工作做得比香港成功。香港不是沒有專家,也不是沒有人才,只是目前官僚架構外判形式下,外判商質素參差;而且很多時候官員以斬樹為目的,經常製造一個矛盾︰就是樹木倒下會製造危險,但是樹木倒下的原因是由於保育工作做得不理想。因果關係並沒有弄清楚,原因是政府沒有做好保育政策。
樹木能阻攔陽光、減少輻射熱量,降低城市的溫度。《香港2030+》策略要發展香港成為綠色城市,需要有一套整全的樹木策略。大家到尖沙咀看看,栢麗大道兩旁的細葉榕巨木。樹枝生長成為樹陰,減輕猛烈的紫外線照射。樹木有很多好處,能吸取二氧化碳排出氧氣;最重要的是在炎炎夏日的天氣下,可以製造一個陰涼的行走空間。香港很多的大街小巷都可考慮種樹,怎樣種樹?如何種?種什麼樹?其實都應該科學化地進行。
樹木保育也是一個問題。在目前政出多門的情況下,便會出現亂斬樹、隨意斬樹、不保育樹木、沒有培養樹木專家的狀況。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保育樹木是非常重要。樹木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建築物會興建會清拆,但是樹木若果保育得好,百年樹木,能為城市帶來很不一樣的景觀。大家到紐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東京上野公園(Ueno Koen)或倫敦海德公園(Hyde Park)看看,種植的樹木均為城市帶來活力和生氣。
需有《樹木法》
香港怎樣種樹?如何種樹?種什麼樹?也是城市規劃裏面重要的一環,可惜目前香港規劃基本上沒有樹。大家到將軍澳看看,人樹分離。大型冷氣商場沒有什麼樹的綠色概念,怎樣引進綠色建築?其實也十分重要,它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一種人性化的感覺,城市人和自然接觸的感覺非常重要,可惜的是香港政府規劃並不喜歡樹。甚至乎西九文化區原來答應種植的5000棵樹,現在也無影無蹤。西九文化區種樹這麼多年,什麼樹也種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香港政府是一個不重視樹的政府。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樹態度反映出政府發展香港的態度,並沒有潛移默化長遠的視野。所以制訂《樹木法》十分重要,制訂了《樹木法》,便有法可依,規劃了樹木在香港如何發展。這可以由專家組去負責策劃,度身訂造一套符合香港地理環境氣候的發展樹木策略,透過這策略從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樹木法》。由發展樹木的策略、保育樹木方法、樹木專家培養以至部門機構分工,有一條法例依循,詳細地去執行。
國家依法治國,香港是中國一部分,也應該學習中國依法治國,以「法」發展樹木,才能令香港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國際大都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睡總統 |
上一篇: | 香港極其珍貴資源──粉嶺高爾夫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