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的改革風波擾攘多時,自從兩個月前校方公布專責小組諮詢報告,建議大幅削減校董數目,並改變現時校內校董佔多數後,恍似有平息跡象,怎料事隔不久又掀起是非。筆者收到消息,上周五的中大校董會會議上,上演一幕找數羅生門。
改革專責小組公布諮詢報告之際,筆者聽聞另一邊廂身兼中大校董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繼續草擬私人條例草案,冀改變中大校董會組成比例,雖然小組的倡議與張宇人方案有明顯差異,例如小組提出立法會議員的校董數目應由3名減至2名,張宇人方案卻未觸及此範圍。
兩者想法不一,本來沒大問題,但據悉在剛過去的周五校董會上,張宇人透露自己草擬的立法會私人條例草案大約整體開支需要70萬元,希望中大校方支付有關費用。
有多於一名在場校董向筆者證實張宇人在會上曾發表有關言論,當時不少在席者聽到後大感愕然,認為他的方案與校董會諮詢小組的意見不一致,固然有自由提出私人條例草案,但沒理由要求校方「找數」。有校董更說,張宇人找哪些法律界人士擬訂草案,以至內容如何,校董會均不清楚,覺得這筆費用不應由中大埋單。
另一名中大校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亦確認張宇人在會上表示希望校方支付大約70萬元。
不過,鄧家彪強調,70萬元並不只是律師開支,而是刊憲費用。他說之前其他大學如科技大學和嶺南大學都出現過類似情況,修例費用由校方支付,該做法在大學界屬慣例,「只不過對中大來說係新鮮事物」。
有知情的「中大人」直言,鄧家彪的講法只對了一半,事關科大和嶺大皆由校方主動提出修例,再找法律專家草擬法例,然後提交予特區政府審視,但今次張宇人的方案未經校董會通過或批准,不能跟其他大學相提並論。
據了解,上周五的校董會對是否替張宇人「找數」未有定案,經過一番討論後最終不了了之,相信這個燙手山芋將交由校長段崇智定奪。有熟悉私人條例草案的政界中人提醒筆者,若政務司司長認為法例有助某項措施推行,其實有權豁免部分政府徵費,估計司長的取態,隨時左右事件發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我在牛津這八年(三):那些年的記者生涯 |
上一篇: | 日本排放核廢水是一場豪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