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7日
今年的「兩會」期間,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子建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國安法教育要注重「知情意行」4個環節。所謂「知」就是要有充分的國家和民族認知,這是基石;「情」就是要有感情,要多管道、多方式去交流和培養情感,最好通過親身經歷和經驗來提升對國家的感情;「意」就是將情感轉化成思維模式,能夠明辨是非,形成堅定的道德意志;「行」就是要有行動,通過自身行動去愛護和保護我們的國家。筆者認為,這4個環節構成了國安法教育的完整思想,值得推薦。
《香港國安法》的公布施行,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維護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同時,《香港國安法》的執行是最好的「一國」教育,是樹立「一國」觀念的最佳法律。《香港國安法》第十條規定,香港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因此,深入推進《香港國安法》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誠如李教授所言,國安法的教育不應簡單地局限於這部法律條文的普及,而應是系統的、全面的、綜合的教育,國情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應合為一體。換句話說,就是要認真建立一套教育內容體系,把《香港國安法》教育和憲法《基本法》教育、國民教育、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促進人心回歸的一個基礎工程。
普及國安法的法律條文是基礎,因為了解和理解相關法律條文,是自覺守法遵從的前提,但普及法律條文僅僅是解決了「知」的一部分,市民不僅要知道法律條文,還需要充分了解國安法對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為此,在國安法教育中加入國情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是完全合理的。日前,教育局上載了題為「認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七一重要講話〉」長26頁的簡報,提出了加深學生認識「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對國家和香港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家國情懷,提升國民身份認同。這是教育局實現國安法教育「知」的進一步舉措。
國安法的教育固然應從中小學抓起,但大學也應該積極回應,通過開設相應的課程為校內學生和社會人士提供國安法教育。同時,還應該組織社會力量,在社區開展國安法教育。
國安法教育不是枯燥的法律教育,按照李教授的說法應該多管道、多方式去交流和培養情感,最好通過親身經歷和經驗來提升對國家的感情。因此,可以考慮在國安法教育課程中加入「走出去、請進來」的多元靈活的做法。所謂「走出去」是指走出學校、走出香港、走進內地去親身感受國家的發展;而所謂「請進來」是指聘請有關人士進課堂講解維護國安的實例。
最後,意志是一種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主體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行為、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傾向。
國安法教育就是通過對國情和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從而使受教育者形成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志。在此前提下,才能實現自覺通過自身行動去愛護與保護國家安全利益。
香江智滙秘書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鼠王之王 |
上一篇: | 共同富裕:香港教育的公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