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
李家超就任行政長官以來,經常強調施政要體現行政主導,今天便有一個最新例子。消息透露,若然行政會議順利拍板,特區政府將於午後宣布為個別人手短缺的行業如運輸、航空及建造等輸入外勞,而且數字不低,差不多接近2萬人,並容許外勞「不過夜」,即日來回香港與居住地,可謂勞工政策一大轉變。
「輸入外勞」四個字挑動到不少本地打工仔的敏感神經,害怕權益受損,所以站在勞工立場的政黨組織包括工聯會及勞聯等,對措施不可能不反對,問題是反抗力度有多大?尤其是現今高奏行政立法合作的主旋律,「治港愛國者」必須吹起團結號角,工聯會想做阻止政府引入外勞的攔路虎殊不容易。
有勞工界領袖向筆者直言,勞工處一向有機制讓個別行業申請引入外地勞工,諸如透過勞工顧問委員會審查和勞工處處長批准等;假如政府循此渠道出手,工會不會有太大反對聲音,可是今次當局繞過程序,直接以行政手段輸入外勞,就令他們大感不滿,擔心這只是「第一刀」,往後陸續有來,而且覆蓋至其他行業;再者,是次輸入外勞的規模前所未見,本地市場是否能夠承受及吸納,亦使打工仔憂心忡忡。
政府內部早已預計工聯會「說不」,也有心理準備惹來其他工會抨擊,但添馬內部普遍信心滿滿,不認為會影響官方與工聯會之間的關係(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本身也是行政會議成員)。有添馬中人分析,相信工聯會私下亦理解,以現時經濟狀況而言,若勞工市場不假外求,勢必導致香港發展出現瓶頸。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直言,該黨對政府貿然就機場以及運輸界輸入外勞非常有保留,事關這兩個行業均因為低薪出現「有工無人做」,當局不優先想辦法解決人工低問題,反而以輸入外勞解決,本地工友難免有怨氣。
政府罕有繞過勞顧會直接輸入外勞,勞工界理應大力反撲,惟綜觀目前形勢,筆者暫時未見有「大火力」反擊。有心水清的政界中人說,勞工界今次捱一刀並非沒有回報;大家還記得李家超今年4月宣布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於2025年5月1日生效嗎?政治從來是妥協的藝術。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 |
上一篇: | 南韓單邊押注美國 賭中國輸引起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