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
上月參加全國兩會回來的香港代表、委員們,到社區介紹會議內容,多講到「拚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在全國享有優質聲譽,正宜加以發揮和提升。
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兩會閉幕後會見記者,強調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他說過往發展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視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特別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
發展始終是全國第一要務。簡單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在產品、工程、服務三方面提升質量;這取決於整個觀念文化和管理體制。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下稱《綱要》),要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前時期發展是數量型,追求速度和規模。今後轉為質量型,講究性價比、能效比和可持續性。由增量到提質,靠變革創新。質與量並不矛盾,鑑於當前經濟情勢,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綱要》訂立目標,到2025年要取得階段性成效︰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單位GDP資源能源消耗下降,民眾對質量滿意度明顯增強,建成一批質量卓越的產業集群;到2035年,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內地專家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市場以及政府的作用︰「市場競爭促進質量、政府監管保障質量」;必須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推動國家經濟由大轉強。
一個例子是內地龐大的互聯網營銷體系,網絡平台上可以找到品類齊全的產品和服務,價廉又便利;前階段擴大了消費規模,下階段經過競爭,推動市場細分,按質定價,形成不同品牌,滿足多層次的需求。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佔大比重。全國《綱要》裏說到,服務業要提質,有效滿足兩方面的需要,即: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前者是生產性的服務,後者是生活服務,這兩方面香港都有增長潛力。
毗連香港的廣東省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一,綜合創新能力也領先全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廣東考察,說到廣東要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廣東堅持以製造業立省,現集中於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這必然對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有更高需求,香港在諸如融資和各類專業,都可提供更高水準服務,且聯通國際。
香港憑藉優質聲譽,生活服務方面可讓內地消費者放心。《綱要》裏說,「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新型消費體驗中心」。香港無疑具備條件,為內地和海外較高收入群體提供在文化、體育、旅遊、保健等多樣化的優質體驗。
高質量發展意味相應提高生產率。需求愈見突出,科技愈可派上用場。像河北雄安新區是目前建築工程集中的地方,推行「智慧建設」,其中智能化的混凝土生產線,用工量降至1/10、生產效率則提升3倍。所以,談到引進人力,還應考慮引進科技。
香港由治及興,要走變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避開炒熱地皮、扼殺百業的老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需要加強人才與資金的投入。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科企有責任確保人工智能系統數據安全 |
上一篇: | 擁抱數字經濟 唯結合法術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