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日

李子衝 觀潮篇

方便快捷出行

香港是一個人口眾多、密集而繁忙的國際城市,出行是生活重要的一環,我們擁有全世界最有效率的交通系統,可是並沒有與時並進,新科技、新發明未派用場,市民出行未能做到方便、快捷、舒適,原因是官僚守舊,不肯接受新事物,不敢迎難而上。

以最近推出「易通行」為例,這是40年前的產物,1982年港英年代的運輸司施恪提出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希望減低繁忙路段的交通擠塞情況,在中環進行試驗,技術上可行,不過被批評干擾民眾私隱,遭受反對而擱置下來。

這次捲土重來卻倉卒推行,在無聲無息之下於1月初宣布,分三階段實施計劃,所有隧道陸續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全面取代人手及自動收費亭。青沙管制區率先在2月使用「易通行」,3月推展到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之後是政府隧道;西區海隧和大欖隧道在交回政府後實施。

「易通行」需要香港八十多萬架車輛貼置一張繳費貼,分為「車輛貼」和「車種貼」,連結銀行自動轉賬,或者到客戶服務中心(包括便利店)繳付。申請方法除了網上、書面外,只有4個服務中心可以親身辦理,在短時間之內,怎樣可以令每一架車輛能夠使用「易通行」呢?既是與車輛有關的大動作改革,為什麼不聯同所有油站、氣站、加電站一同推廣,提供相關服務呢?

新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在40年後推行,與當年受關注的私隱問題未有解決;大家明白隨着科學發展,生活數據愈來愈透明是無可避免,但是個人行蹤、出行模式應該受到尊重,要有嚴謹的守則防止披露,保障個人私隱,但是在公布「易通行」的發布會對此有點得過且過。

另一樣政府在出行方面不敢迎難而上的是「電動可移動工具」,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單輪車、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和電動單車等。這些工具已經面世一段長時間,政府沒有辦法處理,或者不想處理,就簡單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禁止這些工具在行車道、行人路和單車徑上使用。當然高舉安全的大令牌,禁之如儀,好像當年公共屋邨的小水池小童遇溺事件,以後不准有水池設計,真是斬腳趾避沙蟲。

大家同意,出行除了方便、快捷,還要講求安全。安全是一種平衡,我們不能夠因為有汽車意外,就禁止汽車在路面行走,應該議定法規,以交通則例規管,譬如限制速度、方向、範圍等,以及使用者的經驗、技術和資歷,並不是一切皆禁,完全跟不上時代,何來智慧出行。

從發展單車徑的經驗,以往騎單車一樣在道路上險象環生,甚至發生交通意外。不過在新界偏遠地區,單車有生活上的實際需要,政府建造單車徑是德政,幫助出行之外,並且提供家庭親子活動的場地,令舉家有身心健康的發展。大家都明白,單車徑的興建有一定限制,斷不會出現在九龍的彌敦道,或者香港島的皇后大道,只會在適合的地點尋找地方。

雖然政府在2020年6月曾經發出《電動可移動工具的建議規管架構及實地試驗安排》諮詢文件,認為這些工具不適宜在道路上、行人路上使用,只可以在單車徑網絡較完善的地區作短途代步之用,但是直至今天,仍然未見有相關修訂法例的工作。就算當作康樂活動,政府亦應該覓地興建「電動可移動工具」場地,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