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9日

黃伯農

從戰國縱橫家探索多極小國政治新實踐

8月重返菲律賓訪問使我意識到,比較20年前開始在菲國田野研究時,現在的菲政府官員、學者及天主教會對大國影響力的警惕加強了很多。因為中美地緣角力和脫鈎張力已外溢到正在多極化的亞洲。面對大國競爭,小國更着意自己的國家安全利益。本文嘗試從戰國縱橫家學說的外交原理、人性觀和國家安全觀三方面,探討合乎多極世界中小國家安全利益的方略。

外交原理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變成趙、魏、韓三國,標誌着戰國時期的多極世界來臨。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逐漸強大起來,加上齊、楚兩國及北方的燕國,合稱「戰國七雄」。

在這七極強國之間,仍有一些小國如鄭、宋、衞、曾及中山等。各國為了自身利益,結盟抵禦敵人。

但現實主義政治中沒有永遠敵人,也沒有永遠盟友,只有永遠利益;結盟或敵對皆因形勢需要。戰國時代的戰爭目的,已由春秋時期的推舉霸主,轉到消滅吞併別國。戰事的殘酷程度和後果之嚴重使各國非常警惕。

學者梁光耀提出,當時大致有兩大對抗集團,西方以秦為首,東方以齊為首。合縱和連橫成為兩大外交政策。何謂合縱?「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韓非.五蠹》);就是六國由北至南聯合起來抵抗強秦入侵。連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韓非.五蠹》),就是強秦聯合其他國家,以東西連橫破壞南北合縱。合縱連橫要成功,必須透過外交游說,這就是縱橫家在當時大放異彩的原因。

人性觀

張儀和蘇秦是連橫派和合縱派的代表。他們的人生經歷道出縱橫家的人性觀。張儀本是魏國人,先到楚國游說被冤枉受辱後,離開楚國回家苦讀。公元前329年,他終得到秦王重用,主張秦國連橫魏國的地緣政治戰略。

因為魏與秦、齊和楚的國土相連,控制了魏便可進可攻齊楚,退可守秦魏。公元前322年,張儀被秦王罷免國相之職後,來到魏國出任國相。其實他是秦王派去的間諜,目的是要進入魏國權力核心,參與制定外交政策去為秦國利益服務。

蘇秦是洛陽人。公元前308年,由周入燕進行游說,趁當時被齊國攻佔了十座城池和被內亂困擾的燕王苦尋重建國家良策之時,蘇秦提出「強燕弱齊」方案為燕王効力,大膽自薦出使齊國,利用秦燕姻親關係(燕王是秦王女婿)去威嚇齊王,說秦會為燕報仇,成功向齊王討回十座城池。

自此獲得燕王信任後,蘇秦訂出「強燕弱齊」具體方案:「西勞於宋,南罷於楚,則齊軍可敗」(《戰國策.燕策一》)。

意思是令齊國跟宋國和楚國戰爭,藉此削弱齊國,為燕國復仇作準備。其實齊王一直想吞併宋國,也跟楚國不和,因為齊楚都想稱霸東方,蘇秦只不過是順勢制定「強燕弱齊」方案。

蘇秦先出使齊國,說服齊王出兵宋國,在齊待了五年的他終被齊王信任,出任國相以抗秦。他成功說服燕、魏、趙、韓組成五國聯盟阻嚇秦國,為齊侵宋製造機會。蘇秦其實是燕王派去齊國的間諜,組成合縱聯盟目的是讓齊侵宋。他又暗中破壞魏、趙跟齊的聯盟關係,當齊滅了宋,秦王大怒立刻出兵伐齊,燕國便乘機聯合魏、趙、韓、楚四國攻打齊國。燕軍直搗齊國首都臨淄,佔領了七十多座城池。齊國自此一蹶不振,蘇秦「強燕弱齊」策略成功,為燕王報仇,也間接使秦國獨大。

可見縱橫家積極爭取個人利益和成功。而道家卻主張寡慾和淡泊名利,儒家雖看輕利益,但重名聲。但縱橫家和道家比儒家都重視個體的價值;縱橫家追求的是現實中的成就,道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要解除慾望的束縛。

縱橫家注意到國際局勢的微妙變化,提出順勢而為才可謀取利益成就,而道家卻從世情變化中體悟福禍相依和物極必反的道理,主張不爭以自保。如果同意縱橫家的人性觀是「順勢而為,趨利避害」,道家的就是「清心寡欲,持盈保泰」。

國家安全觀

縱橫家的國家安全觀可以蘇秦的一句話來闡明:「安民之本,在於擇交。擇交而得,則民安;擇交而不得,則民終身不安」。(《戰國策.趙策》)「擇交安民」是要懂得選擇盟友,才可保護社禝,人民福祉才是國家安全之本。儒家會認為這治國方法因勢利導,投機取巧,是走歪路。但蘇秦說:「仁義者,自完之道也,非進取之術也。」

(《戰國策.燕策一》)仁義只限於個人修養,無助富國強兵、治理天下。蘇秦便不同意儒家的「先內聖而後外王」思想和「急功近利」的批評,縱橫家認為只有積極「進取為人」,才能「擇交安民」。

縱橫家明白到戰國是個競爭激烈的多極化國際社會,小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必須投入國際事務,通過外交結盟和戰爭來謀取國家利益。國際形勢多變,必須順勢調整外交政策,正如蘇秦說:「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故無權藉,倍時勢,而能事成,寡矣。」

(《戰國策.齊策五》)因此聖賢做事,無不借勢而為,順天而動。借助情勢,有利於展開步驟;倚重天時,則是成功的關鍵。因此,不懂得借勢順天之理,能成就大事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換言之,順勢而為來謀取權力、利益和國家安全才是王道。

從這角度看,積極進取和充滿個人主義色彩的縱橫家也許是先秦時期的一種現實主義小國政治實踐。他們的「趨利避害」國家安全目標與「兵家」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最高境界非常合拍。

反省總結

其實合縱連橫對當今小國政治有相當參考價值。對亞洲小國來說,當現在國際形勢是兩大集團競爭對抗時,應以合縱其他小國形成聯盟以求自保。當多極形勢容許或有實際需要時,則可策略性地連橫大國以謀求自身發展和安全利益。因為現時美國為首與中俄為核心的兩大地緣政治集團在歐亞邊陲地帶對峙對抗,小國們被迫選邊,也增加選邊風險。大家應以合縱其他小國以東盟求自保為基本策略,增加小國間相互依存去削減對大國依賴,再因應各自國家利益需要去選擇性地與大國連橫對沖。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