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18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政圈競猜誰能代替譚耀宗地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12月中進行,選舉會議下周一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屆時除產生主席團成員外,有份投票的選舉委員會委員亦會即場收到36張提名票,意味選戰正式開打。本欄日前率先披露人大常委譚耀宗無意連任,政圈昨天隨即流傳多名具潛力的接任人選,筆者嘗試跟大家梳理各人的機會。

不論人大抑或政協系統均講求論資排輩,甚少出現「跳級」情況,由於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不爭取「冧莊」,霍震寰又因為年屆73歲「夠鐘」須另找霍家後人接棒,所以現屆人大代表中有望連任而又資歷最深的應該是建制派班長廖長江、都會大學榮休校長黃玉山及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3人在人大圈子地位崇高,絕對有力問鼎常委,問題是他們是否願揹起這個國家重擔。

至於正考慮由政協跑道轉戰人大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政界普遍認為48歲的她相比起一眾資深人大代表年紀尚輕,毋須急於甫換跑道便登頂,可以留待下一屆發力。

此外,政府問責官員卸任後晉身人大代表不乏先例可循,有傳媒引述知情者透露,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是其中一名人選,消息惹來政界議論紛紛,有人覺得若林鄭獲國家委予重任,以她的作風一定義無反顧應承,不會「托手踭」。

不過,有港區人大代表對林鄭出選有所保留,他分析按過往慣例,卸任特首後會先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常委,估計林鄭亦不例外。假如她不選擇政協這條跑道、改循人大系統出戰,將面臨一定考驗。

回看歷屆港區人大選舉,誰人當選誰人落敗,事前也許「有路捉」,惟最終得票高低卻難以預料。儘管林鄭以卸任特首身份落場勝選呼聲甚高,但如果所獲票數不高將頗為尷尬。人大圈子相信,論到前官員參選,前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倘若上陣,機會可能更高。

下月誕生36名港區人大代表後,將推舉一人參選常委,再經全國人大代表投票落實,故獲推舉者幾可篤定接替譚耀宗的位置。有資深政界中人拋出一個新奇建議:既然人大選舉屬可控範圍內的「自由搏擊」,當選者全部經得起考驗,那麼直接由港區選舉的「票王」或「票后」出任人大常委,豈不更加名正言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