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
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要「每日解決一個問題」,施政提速本來是好事,但處理複雜議題若操之過急,隨時有反效果。政府上月以新聞稿形式宣布廢除2萬多張懷疑濫發的「免針紙」招致司法覆核敗訴便是一例。有心水清的議員提醒筆者,廢「免針紙」風波只屬冰山一角,新近例子還有「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草案。
7名私家醫生因涉嫌濫發「免針紙」被捕,當局事急馬行田,發稿宣布有關免針紙失效,其後在司法覆核案中落敗,唯有刊憲以先訂立、後審議形式修例,賦權醫務衞生局局長廢除可能有問題的免針紙。
有立法會議員私下向筆者說,本屆政府「凡事都想快」,出發點沒錯,可是很多時因快得慢,廢「免針紙」事件只是「小型炒車」,如果不改變思維,日後或會釀成大翻車。最近於法案委員會審議的《2022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就令不少議員大感「唔對路」。
事緣港府準備修例規管貴金屬及寶石交易商,防止有不法之徒藉交易黃金及珠寶等貴重貨品洗黑錢。修例擬要求商戶進行每宗12萬元或以上的現金交易時須遵守新規定,例如備存客戶身份證明文件副本等。
然而,有議員發現對於只涉及12萬元以下現金交易的商戶,法例同樣要求註冊,此舉惹來商界議員反彈。早前舉行的法案委員會會議上,民建聯黃俊碩等質疑沒有必要規定該類洗黑錢風險較低的商戶註冊。自由黨邵家輝亦說,註冊制度會對中小型商戶造成額外負擔。
事實上,修例規定該類註冊商戶不但需每年繳付註冊費及提交文件,連負責發牌的海關每年亦會衍生額外行政費用。邵家輝向筆者直言,這條草案規定頗為擾民,對無關商戶造成不便,憂慮政府為方便規管「去得太盡」,未有思慮周全,亦無充分諮詢業界,若然當局不主動糾正,他不排除提出修訂。
公共行政學有所謂「漸進主義(Incrementalism)」,大意是政府決策時,毋須一步到位達成最終政策目標,而是要因應不同持份者的利益考量,有所協商,逐步作溫和修改。到目前為止,本屆政府似乎為此理論提供了兩個值得研究的反面個案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小一入學 與 補習學校 |
上一篇: | 防疫不走回頭路 復常步伐也不該龜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