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11日

丁望 思維漫步

正面對一場風暴 星洲憂台海局勢

面對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的緊張,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出「一場風暴正在形成」的預警。

他說,地緣政治環境惡化,中美的溝通、互動、互信不足,短期內難以改善。

他又說,前面的路並不平坦,未來數十年,亞洲可能不再有過去那樣的和平、穩定,將面對「這個動盪世界所帶來的各種挑戰」。

這是新加坡國慶(8月9日)獻詞的「重中之重」。

台海大軍演 涉五個嚴重

從8月4日到7日的中午,中方在台灣海峽的3天軍事演訓,規模遠比1996年對台導彈攻勢大,又有後延的演訓,再加上歐洲俄烏戰未完結,各方對台海局勢的關注度甚高。

中方強調軍演是主權範圍內的事。外交部8月3日的聲明,根據中共中央的「定調」指摘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稱她觸動「五個嚴重」:

「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G7外長聲明(8月4日),卻是另類聲音,重點是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台海兩岸分歧,不要以武力單方面改變地區現狀。

東協(又稱東盟、亞細安)外長聲明,表示保持各自的「一個中國」政策,呼籲各方克制。

台海局勢緊張,關乎國際航空線、水道的暢順或阻滯,可能影響各國商貿的成本、供應鏈的連結,引起各國的關注或「說三道四」,是國際常態。

面對俄侵略 星洲提軍力

新加坡的國慶獻詞,重申俄侵烏行動(2月24日)對全球的惡劣影響:「俄羅斯侵犯了烏克蘭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新加坡尤其關注這一點,因為這些基本原則保障了我國的安全和我們的生存。」

獻詞抨擊俄侵烏的行動,導致擁有核武的極權主義國家俄羅斯,與北約關係惡化,也影響亞太的安全。

獻詞又提到,俄侵烏加劇糧食、能源價格上漲和供應鏈混亂。

早在俄侵烏初期,新加坡就譴責俄無理入侵,對於強權欺凌保持高度警惕;對聯合國譴責俄侵略提案,投了贊成票(全部贊成票佔投票國的78%)。

獻詞表達「自力救濟」的意志:「我們必須依靠全面防衞,並繼續擁有一支強大、可靠的武裝部隊和內政團隊……做好心理準備,應付挑戰。」

隨着2014年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亞太局勢趨於緊張,新加坡增加國防投入、提升軍事實力。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表的《2021全球軍費開支趨勢》(Trends in 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 2021),列出40個被評估的國家或經濟體軍費開支及排名,新加坡列24位(台21,中2),軍費開支111億美元(台130,中2930),佔全球的0.5%(台0.6%,中14%)。

富裕小國家 東協老大哥

新加坡是經濟發達的小國,人口只有545萬,經濟規模(GDP總量)小,但人均GDP(IMF,2021)高達7.38萬美元(台3.37,中1.25)。

新加坡深受李光耀威權家長制的影響,自由度、民主度(2021)不高。其中,社會自由度126位(台17,中191),新聞自由度139位(台38,中175),民主指數66位(台8,中148)。

但是,經濟、法治類指數甚高。其中經濟自由居首位(台6,中158),廉潔度排4位(台25,中66)。

據世衞2019的數據,新加坡人預期平均壽命83.2歲(台81.3,中77.4),居全球前列。

新加坡是社會、經濟發展良好的國家,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協有很大影響力,是東協的老大哥。

它實行平衡外交政策,不結盟、不站邊(政治站隊),既不得罪大國特別是軍事大國,亦不欺凌貧窮弱國。它與中方有良好的外交、經貿關係,也與美國、台灣友好,境內有美國的海空軍基地,在台灣設立軍隊訓練中心。各方對它尊重,多願與它和平對話。

在如此國際形象之下,新加坡贏得較高的公信力,在亞洲的話語權較強,其總理在戰爭陰影下表達焦慮,很自然引起廣泛的關注。

防衞意識強 民間有選項

新加坡的焦慮,一方面,是基於對戰火可能燃起、自身安全風險的認知;另方面,是對民間意向的了解。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發表的一份民調(2022),關於在被迫之下「靠邊站」的選項,一是靠緊中方,二是靠緊美方。

東協10國1677個樣本的結果是:「靠中」的最前3個為老撾(81.8%)、柬埔寨(81.5%)、汶萊(64.2%),前2個是「老共」和前「老共」,排3的汶萊是較富有的石油國;「靠中」最低的3個為緬甸(8%)、菲律賓(16.5%)、新加坡(22.1%)(據德國之聲2022.8.4)。

「靠美」的最前3個是:緬甸(92%)、菲律賓(73.5%)、新加坡(77.9%);最低的3個是老撾(18.2%)、柬埔寨(18.5%)、汶萊(35.8%)。

治理三要素 民眾歸屬感

面對亞太局勢日趨動盪,新加坡的國家治理、社會共識凝聚,關乎三大要素。

一是堅定的反侵略意志、自我防衞的憂患意識。自俄侵烏以來,新加坡一再表示反侵略、遵守《聯合國憲章》的意向,與前東歐「老共」波蘭、波羅的海3國一樣,是「發聲」最多的小國。在反侵意志下,防範侵略的自我防衞、自力救濟意識也很強,並且融入社會管理措施中。

二是化危機為契機的應變能力。在2年瘟疫困擾中,應對疫情、復甦經濟積累了較好的經驗,既避免封控式管理導致國際都市淪為「一潭死水」,又吸收了專業人才和跨國公司的辦公機構。

三是透過濱海綠化區等城市建設新項目,凝聚民眾打造「自己的理想家園」之參與感,進而產生或增強歸屬感,消除「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障礙。

既不迴避可能的危機,又營造人人有歸屬感的「共生」空間,諒有助凝聚社會共識。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