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第六屆政府就職,剛剛在「五十年不變」的半途,香港又經歷「反修例事件」,以及「新冠疫情」,「由治而興」,任重道遠。因此大家都關注新班子的人選,是否接受得起這時代的挑戰?
北京當然對問責團隊有絕對的決定權,因為所有主要官員都是中央任命的。從名單看,北京的手影在安排民建聯張國鈞(委任後退黨)、工聯會麥美娟上位,以及港漂大學教授孫東、大灣區航空丘應樺出任局長,其他似乎都是李家超的選擇,並且清晰地將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明確分工;政務司司長負責政治管理、國家安全,財政司司長推動經濟發展、房屋建設。
香港一直是貿易、金融、航運中心,九七後着力保持這三個中心的地位。在《基本法》附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清楚寫:「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保持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及國際區域航空中心的地位。」
上一屆政府將運輸及房屋局歸在政務司長之下,之前有意見認為,運房局和發展局分屬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擔心有協調困難,今屆全歸財政司司長,土地房屋議題盡在手中,這個「重中之重」的老大難問題希望較易解決。拆局後的運輸及物流局亦轉到財政司司長,航運中心的政策管控轉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屆政府的影響力明顯提升。
再者,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央想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積極和大灣區城市,特別和深圳合作,發展中國的創科中心。在架構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是隸屬財政司司長,他一手負責四大中心的工作,推動香港的經濟引擎,「由治而興」,極為重要。
財政司司長的團隊是專業為主,雖然副司長黃偉綸是政務職系背景,他在發展局由常秘到局長的十年時間,對土地房屋問題有深切認識,現在只是如何迎難而上。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與黃偉綸十分相似,政務職系出身,歷任地政署長、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從知識而言,肯定是專業人士;另外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更加是科班人馬;留任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曾經擔任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了解業界,今年45歲,年輕有為,屬於未來財政司司長人選。創科局局長孫東和商經局局長丘應樺是北京屬意的專業人才,財政司司長新一屆大有作為。
至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的工作比較明確,就是維穩,令香港重回正軌。保安局當然至為重要,明日之星鄧炳強面對考驗,其次是教育,以及公務員團隊。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曾經是愛國學校福建中學校長,當然知道如何推動國民教育,希望學生都有愛國情懷。公務員培訓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還看楊何蓓茵的功架。
架構上有一點值得考慮,環境及生態局涉獵面十分廣泛,其中保育工作和發展關係密切,如果將它放在財政司司長工作之下,能夠從大局規劃香港的發展,比放在政務司司長範疇下更為合適;政策局數量8(政務司司長),比7(財政司司長)也可來得平衡。
李子衝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