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2日

李子衝 觀潮篇

賣藝總統

很多人都不停在問,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會否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俄烏戰爭會怎樣結束?戰後的國際形勢如何發展?人類的命運是否任由戰爭主宰?

理亂興亡是歷史發展的軌跡。人總是追求權力,控制別人,攫取利益,站上一哥的台階。高高在上的盟主,用盡方法保持權力,不擇手段防止挑戰者,懶理烽火四起,生靈塗炭。歷史是殘酷的,又不斷重演,中間不少跳樑小丑,當上馬前卒;視國民生命,國家建設於不顧,只重個人榮辱,拚命在舞台賣藝。悲乎!

上個世紀冷戰年代,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戰,美蘇兩大強國鬥得你死我活,結果經濟和政治問題令蘇聯解體,1991年解散「華沙公約」組織,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俄羅斯幾近唱獨腳戲,後來才有「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謹守疆域。「華沙組織」崩解,它的對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本來已經完成歷史任務,但是在美國主導下不斷擴張,吸納前蘇聯成員國,拿着兵器,走到俄羅斯門前,試想怎會有不發生衝突的道理?

這是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犯上侵略的惡名,令歐洲更加依賴美國,本來親近俄羅斯的德國,較為中立的法國,因戰爭而傾向美國,國際事務聽任美國指揮。最厲害是能源供應,德國一直依靠俄羅斯天然氣,2017年佔總體輸入量40%,「北溪天然氣管道」計劃分兩期興建,2011年和2021年分別完成;美國多次強烈反對無效,一場「俄烏戰爭」徹底改變狀況,因為制裁俄羅斯,「北溪」輸氣停止,德國經濟面對嚴重挑戰,將會遇上高成本和高通賬的景況。

本來歐洲也是美國的競手對手,「特朗普年代」,德法和美國保持距離,與中俄發展關係,平衡國際局勢,何況法國不會忘記美國搶去澳洲核潛艇合約的教訓,如此背信忘義,怎會令歐洲安穩。美國就挑動歐洲小國,特別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利用烏克蘭總統挑起國內、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潮流,以軍事力量緊緊掌控歐洲。

現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除了要求加入歐盟和北約,挑動俄羅斯的神經;開戰後又四處請求外國提供軍火,試問烏克蘭人要賠上多少生命?要賠上多少時間重建?雖然對抗入侵者是責無旁貸,但是總不應該視人命如草芥,實行各種挑釁手段,甘為美國走卒,歷史對此自有公正的評價。

美國除了在歐洲設局打擊俄羅斯,還在亞洲興風作浪針對中國。先是搞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對話,借俄烏戰爭壓制中國統一台灣,雖然中國多次強調,烏克蘭是獨立主權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國處理台灣完全是內政問題,不容別國干預,惟美國還是要擺出霸權姿態。

接着是啟動《印太經濟框架》,抗衡中國有份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令東南亞國家難以適從,難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若果亞洲國家被迫選邊站,都不會有好結果,美國令到亞洲小國左右做人難,這是大國博弈下的悲哀。

美國還將「魔爪」伸向太平洋小國。早前中國和所羅門群島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加上外長王毅出訪太平洋8國,美國和澳洲等視作威脅,連中國發展外交,選交朋友也阻止。試問這種心態,怎不引起更大衝突,世界怎有安寧的一天!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