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5日

黃裕舜 政思故我在

詳談《生命科技投資啟示錄》

在過去數年提到香港未來經濟及產業發展,普遍共識似乎是聚焦在金融、法律、貿易等範疇上,主旋律仍是堅持要將香港現有體制優勢及發展趨勢鞏固,以應對區域內及國內競爭對手所帶來的衝擊。此外,也有不少聲音(包括筆者在內),認為香港也有必要推動再工業化,為普遍中低技能(這標籤確實並無太多的實際價值觀意義,而是較為純粹的經濟學術語而已)勞工帶來優質就業機會,從而讓香港能一併解決產業過度單一化,以及結構性失業所帶來的「M字形社會」兩大難題。

這些倡議有其重要性,也有其時間迫切性。但相對於這些方向倡議,筆者今天更有興趣探討的,乃是香港作為一個生物科技發展中心的潛能。把香港作為大灣區,以至全中國生物科技發展的橋頭堡,有何不可?生物科技泛指一切以有機生物及物質作為原材料以及/或產品的科技,其所涉獵的範疇從新冠肺炎的檢測及疫苗,到幹細胞(Stem Cell)研究,再到Chiron及Gilead Sciences等領頭公司所研發的產品(詳見王祥光的《生物科技產業概論》一書),這些種種皆是生物科技的呈現模式,更是能造福大量人民的尖端科技發展。

作為國家資訊最為流通的城市之一、同時作為擁有中國土壤上最多頂尖高等院校(按一眾海內外排名作定)的大都會,香港絕對具備能力及空間去開拓自身的生物科技產業,讓我們能不只在大灣區內發揮我們應有的作用,而是能站在一個全國性高度層面而言,為國家增添具競爭力的關鍵戰略性配套。

一、如何捕捉下一隻獨角獸?

正是在這前提下,筆者最近在好友推薦下,接觸了由柳達等所著的《生命科技投資啟示錄──捕捉下一隻獨角獸》(2022年4月出版)一書。此書通過極大數量的具體例子說明,探索如何從一個科學化金融的分析角度,評析與找出具高度發展潛力的生物科技企業。在此也要科普一下:獨角獸企業指的,乃是創立歷史不足十年但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也未曾上市的創科企業。此一詞本身源自風險投資專家Aileen Lee在13年所發表的著作,其中點出了金融初創市場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發展趨勢──分散化、去中心化、重結合質與量的「全方位生產模式」。無獨有偶,這些也正是一所成功的生物科技企業走在時代前端所蘊涵着的內在優勢。

以我所看,此書大致可分為三大主要綱領。第一,就着過去數十,以至一百年的人類生物科技歷史,提供一套理論及實證並行的分析框架,方便讀者理解生科研發乃是如由化學科技、生物科技,一步一步演變成生物創新,箇中的起承轉合又是為何。第二,就着現時市面上最為成功的獨角獸(以及其他投資者熟悉的公司),找出當中的成功之道、或是點出其成功背後的偶然與必然之間的交錯,從而為企業管理及創業者提供學習方針及借鑑軌跡。第三,將生物科技企業及金融界的現象與定律,與宏觀性地緣政治趨勢結合起來,從而促進讀者更深入、更具深度的認知,精準掌握到生物科技在大國博弈中所發揮的角色及功用。

先說第一點,我們普羅大眾普遍對投資及生物科技的認知,大有可能停留在非常膚淺的一個層面──我們也許會認識包括康希諾、藥明生物、賽多利斯等在內的寥寥數間家喻戶曉的「巨頭」與「龍頭」,甚至對他們的產品「性質」有着有限的知識。

二、從化學藥物到生科的「大歷史」

但絕大多數人大抵沒有想到,生物科技今時今日發展模式,與我們數百年來在化學藥和生物藥等領域上吃過的苦、所吸收的教訓之間的息息相關。之所以一間生物科技初創要將研發環境及條件不斷反覆嘗試調控、在改善藥物應用條件靈活度上精益求精,乃是出於過去藥物生產商在研究生化藥物在不同溫度、環境、體質人體中所出現的效用偏差(bias)及噪音(noise)。生命科技本質上也必須與化藥與生物醫藥有所區別──前者既是後兩者之間的互動及有機結合所產出的糅合品,也是一個採取嶄新全面的知識領域,驅使企業將人工智能、臨床醫療、非藥物科技等範疇引入生產及研發過程。與其說生物藥物是生物科技的「一種」,倒不如說,後者乃是前者的一種根本昇華,將藥物化為一個整體生態圈的核心引擎(推動整體生物體為基礎的科技發展),以及輸送帶(提供臨床樣本作更多研究)。

筆者在閱讀這一段「大歷史」時,對箇中的細膩入微例子討論甚是欣賞。要整理出來詳細的企業資料、背景、產品構成等,其實並不困難。但柳達等作者,明顯不甘於純粹擔當普通的歷史記載員,而是透過抽絲剝繭的推論及論斷(inference)(甚至某些讀者可能會認為,乃是過度地巨細無遺──太多例子,無從入手!),將科學家及研發團隊所做出的一舉一動,扣回去一個同時兼備商業及科學考慮的邏輯框架之中。能奠定及純熟地引用此一分析框架的,相信屈指可數。柳達先生本身乃是為數不多跨越生物科技、金融投資以及數個不同經濟體系(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美國)的資深老行專,本身具備藥劑師資格,也是一個大型跨界別科學基金的領頭人。其所領導去撰寫這一本書的團隊,背景橫跨風險投資、企業顧問、醫療及復康科技、政治分析等領域,見識覆蓋面之廣,確實讓他們成為出產這一本書的不二人選。

三、獨角獸怎成功?辛酸苦辣之處

在此,我們必須提及第二點主軸──也即是,獨角獸的生存之道在於哪裏?根據此一本書,若筆者要從其中多篇精闢分析文章中抽出數個重點,我會說,一個成功的獨角獸,必須:一、具備敢於放權予下屬、鼓勵部門之間的良性競爭及積極合作的領導層──最好是要有來自於生物科技界別以外的「獨立聲音」,以專職「門外漢」的角度帶來思想及構思衝擊;二,無時無刻都要抓緊市面上所出現的需求及趨勢,把握時機去推動針對性調研,必要時可能要兵行險着,放棄風險較低的以現有藥物及產品做基礎的研發途徑,闢出創新而不基於任何現有產品的「偏徑」;三,要有放棄及切割失敗產品的準備──因為十個可能產品其中,大有可能至少有三四個乃是中途出現嚴重應用及安全性風險,然後有兩到三個難以臨床應用,最終剩下來的,更有可能只有一個是可以廣泛而輕易複製的。若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籃子裏,只會車毀人亡。風險投資者固然未能預測一切,但從科技研發的相對集中性及內在蘊含的風險因素等層面上,大可略見一斑。最後,任何成功初創成功的機會,必然是外在環境與內在優勢之間的互動所致,故並不能擺脫於包括當代災難及危機、廣大科技潮流及趨勢的整體考慮。十年前,市面上對某些稀有病治療藥物的需求(比方說,漸凍症),也許仍未成形,乃是因為當時媒體及公眾輿論還沒有延伸至覆蓋此一疾病。針對伊波拉病毒的疫苗,也是在病毒出現了超過三十多年後,在14年西非所爆發的大流行後,才真正地面世。由此可見,時代也能做英雄──這也是柳達等人對生物初創企業家的真摯忠告。

此時讀者可能會想,這些忠告對於企業家來說可能很有意思,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說,又有何特別?說得俗一點,跟我們這些讀書人,「關我們啥事?」筆者就此點質疑有兩點回應:第一,生物科技乃是初創界中的關鍵一環及生態圈,若能掌握箇中成功之道,對於非生物科技的創業者及早期(Seed Series, Series A,甚至部分演變速度較快而槓桿比率較高初創的Series B)投資者而言,絕對有所值的詳細參考之處。第二,坊間對於生物科技,普遍充斥着「只要夠錢,便能使得鬼推磨」的誤解,認為只要投放足夠的硬件資源,進行足夠數量的測試預演,就可以研發出驚天動地的醫學產品,卻不知原來與其work hard,倒不如 work smart。柳達等人所著這本書,正能有系統、有秩序條理地指出這些誤解箇中的謬誤,從而將讀者引導至一個更全面而精準反映初創企業經營模式的真相去。這兩點,讓我充分相信,即便你是完全對科學毫無興趣的「科盲」,你也會對這本書產生相當大的興趣。

四、從科技談全球政局宏觀趨勢

若讀者翻到書本最後部分,會發現書本所引述的參考書籍中,有着由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所撰寫的《中國贏了嗎?》(Has China Won?)一書。筆者曾與馬凱碩進行過一次深度對話,也在不同場合跟這位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有着直接交流。他的觀點,我未必全盤認同(比方說,我認為他對中小國的自主權過度悲觀,對中國崛起所面對的部分隱憂及障礙也許過於樂觀),但他確實是當代任何嘗試了解我國經濟及政治發展的讀者皆應當參考的一名作者。柳達等人在推出這本書籍之時,明顯用心良苦──他們很早便意識到,在如今中美矛盾及對抗持續升溫的局勢下,如何透過科技研發,促使兩國之間緊張關係有所緩和;又或是在美國寸步不讓的情況下,仍能讓中國全身而退──這些問題本質上牽涉到的,遠超越單純的生物科技或金融投資心得,而必須涉及宏觀性政治的一些判斷。將馬凱碩一書加插在這本書之中,反映出作者們的戰略性思維高度,也突顯了在2022年,沒有什麼領域(包括金融投資)能幸免於泛政治化的時代潮流。這也許令人無奈,卻也是一個必然的事實。

在此前提下,作者們希望讀者能反思兩大問題。第一,站在一個中美建交的角度而言,共享科技及知識探索成功、推動雙方人民在重大醫療危機時能獲得共同科技研發所帶來的成果、從而拉近北京與華盛頓兩岸之間的距離,這些種種理應是再也合理不過的共贏方案。這本書隨即指出,但在一小撮的既得利益者,以及一大批受民粹反中思潮影響的美國民眾主導下,中美之間的科技合作岌岌可危。跳出此書一看,過去數個月以來,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在當地的上市公司的「趕盡殺絕」,似乎對作者們所提及的「科技冷戰」有所現實呼應。我們能否跨越意識形態及情感主導的鴻溝,重新落實以全球人民利益為目標的科研風氣、摒棄新冷戰對立思維,需要雙方的政治家努力,嘗試力排眾議地將民眾從危險的對壘思維邊緣拉回來。同時,站在中國科技發展角度而言,國家創新及改革的步伐,並不可能會因外國的排斥及抵制而有所放緩──我們更需要自強不息,建立立體而動態的信心與配套底氣,自給自足地促進有機科技研發。

第二,作者們在眾多章節中,並沒有忘記詰問,究竟香港在大灣區(以至全國)的生物科技發展藍圖中,所能扮演的角色為何?須知道,香港現時已是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將來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生物科技新股集資市場。我們本質乃是依靠着多年以來辛苦建立的金融體制及法治基石,作為鞏固及維護我城開放而成熟的資本市場的前提與工具。司法獨立、獲國際社會認可的仲裁制度、香港得天獨厚的低稅制,乃是促使我們在激烈競爭下仍能維持一定高度的戰略優勢,必須嚴謹而縝密地捍衞。有很多人認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受過去數年的政治風暴影響,受到了根本性衝擊,甚至有人認為,香港金融行業的黃金歲月早已過去,現在只能走下坡。

作者們並不同意這種武斷的蓋棺定論。以他們所看,香港依然具備着眾多優勢,讓其在中國整體生物科技發展中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唯獨是看的,乃是特區政府能否好好把握中央所提供的誘因及機會,抓到鹿後「懂不懂得脫角」。這也正是管治的精髓所在──我城的領導,究竟能否實事求是、推倒一切阻礙前進的形式主義,以改革及服務人民作管治的最高衡量標準;還是會固步自封、受既定規程及流程所困,而忽略了時勢變遷?這些都是好問題,也是閱讀這本書為筆者所帶來的一些宏觀性啟發。

五、結語

曾有朋友和我在閒聊過程當中問我,這本書探索的領域,會否過於繁瑣而技術性,難以引起共鳴?會否需要一定程度的科學知識,方能駕馭其中的概念及構思?我必須很坦白的說,這本書裏面,並非每一部分或每一細節皆能供非科學專業者暢通無礙地掌握及理解的到,但這並無阻讀者從一個概念性及整體層面上去全面吸收及學習書中所提到的一切原則及觀察。且拿筆者作例,我本業從事政治研究、較習慣以宏觀分析框架探索地緣政治、政治哲學及公共政策;生物科技,似乎與我談不上有何太大關係,甚至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筆者也絕非金融或科技方面的專家。卻也許是我本身對金融領域的一定認識,或是本書從淺入深的寫作風格,以及整體而言生物科技的當代重要性,令我在翻閱這本著作之時,卻沒有太多的難度,也並未感到太多的悶場,反而隨着書本從具體例子分析移入圍繞全球大國局勢演變為主的探索,由「精」入「寬」、由「具體」抽離出「理論」,更令我覺得愈讀愈有意思。我會由衷地推薦這一本書,望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從前未曾察覺的真知灼見!

《牛津政治評論》創刊總編輯、《破繭論》作者

 

 

(編者按:黃裕舜最新著作《破繭論》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