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15日

社評 社評

家居隔離支援不足 抗疫還是半湯不水

第五波新冠疫情不但害得香港疲於奔命,而且累及深圳緊急封城一周,全市範圍內展開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除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運行的公共服務類企業與保障香港供應企業之外,所有企業一律居家辦公,暫停生產經營活動;各級機關、事業單位除承擔防疫任務的工作人員外,均居家辦公或就地轉為社區志願者。內地省市周一(十四日)通報,前一天新增至少六十一宗香港輸入病例,涉及廣東、上海、北京和四川。內地流行病學專家王廣發表示,香港疫情高燒不退,對來往密切的深圳防疫工作造成較大壓力,官媒亦直言香港牽連深圳。

香港確是高燒不退,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公布,經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私家化驗所及或社區檢測中心新增一萬二千零四十宗確診,快測呈報平台共有一萬四千八百六十八名市民登記及成功確認,合計新增二萬六千九百零八宗確診,全屬本地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確診已超過七十二萬宗,病亡人數突破四千。

特首林鄭月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深圳人口比香港多一倍,為何當地能夠在一星期內完成全民檢測,香港卻遲遲無法落實。她說道,內地城市在確診個案出現初期,已經限制居民和企業營運,並執行全民檢測,香港地方稠密,檢測會造成大排長龍,令市民擔心交叉感染。林鄭承認香港檢測能力未達水平,不能在未來數天立即進行三次全民檢測。

深圳封城引起內地網民紛紛表達不滿情緒,官媒微博的留言充斥着負面字眼,甚至帶有一腔恨意。至於香港網民,少不免繼續狠批特區政府抗疫不力。事實擺在眼前,香港已經成為全國抗疫的軟肋,屬於「外防輸入」不得不堵塞的漏洞,因此,救港也就等於救國。

內地首批七十五名醫療人員昨日抵港,將往亞博館照顧病人,接着再有三百人來港。林鄭月娥指出,內地人員是在法律豁免的情況下來港,不受現行醫生註冊及護士註冊條例規管,廣東考察團早前已就有關問題與醫管局商討,強調內地人員是放下內地病人來港,實屬很大的支援力度。醫管局則公布,委任內地醫護人員為名譽僱員,局方將為內地醫護治療問題負上最終責任。

中央政府「有求必應」給予支持固然值得鼓舞,但歸根究柢必須香港自己爭氣,否則疫情遏不下來。現時的確診人數無疑是極多,醫療和隔離設施不足以應付,唯有容許大批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家居隔離,林鄭估計人數三十多萬。問題是,家居隔離不代表自生自滅,特區政府仍然有責任監察和追蹤,方可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分享其切身體驗,她在二月二十四日檢測中招,隨即向政府呈報,不過直至自我康復,衞生署大半個月以來完全沒有與她聯絡,遑論提供支援。麥美娟的經歷並非個別例子,同樣確診後無人理會的市民比比皆是。她說收到不少市民反映,全家染疫卻苦無支援,為了購買日用必需品,就算染疫也被迫出門,政府熱線又長期打不通,所以完全明白市民是多麼的徬徨無助。

為了購物被迫出門,所謂隔離變得毫無意義,這是香港疫情持續爆發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見,政府對於家居隔離人士支援不足的話,莫說「動態清零」不可能,連紓緩亦談不上。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日發文,形容第五波疫情是一次「倒春寒」,變種毒株Omicron的亞型BA.2在香港以至內地急速擴散,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非常重要,但並不意味會持久地採取封城和全民檢測的策略。張文宏提到,由於Omicron已變得很溫和,在實現了廣泛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新冠病毒現在可能甚至沒有流感那麼致命,但這不是「躺平」的理由,應對未來抗疫要有很清晰的思路,而非整天爭論是清零還是共存。

清零也好,共存也好,絕對不該「躺平」,這一點是成敗關鍵。特區政府必須盡快為家居隔離人士提供適切支援,莫讓抗疫工作停滯於半湯不水的狀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