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
歐洲是觸發兩次世界大戰的地方,現在烏克蘭戰事因而倍受關注,世人希望能夠勸和促談、止戰息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裏,可以居中調解的,唯有中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25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表明支持俄方同烏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普京表示願意同烏方開展高級別談判。這消息一度引起環球股市回升。俄、烏已派代表會面談判,雖然進展不易。
習近平說明,中方根據烏克蘭問題的是非曲直決定本身立場; 要摒棄冷戰思維,重視和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通過談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歐洲面積略大於中國,總人口比中國少,分為40多個國家,各國政權和疆界屢經變化,積累許多恩怨。維護歐洲和平需要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
二次大戰結束時,英、法、美、蘇四國軍隊攻佔柏林,把德國分為西、東,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德成為華沙條約國。北約、華約兩大軍事陣營對峙,高危下遏制開戰,構成冷戰基本格局。
近日西方媒體評論烏克蘭戰事,有說是二戰以來規模最大,有說是冷戰結束以來所未見。冷戰什麼時候結束並非截然分明,通常認為在1990至1991年間。當柏林牆被拆,東、西德與佔領柏林的4國展開連串談判,達成「2+4」協議,確認德國恢復統一和主權完整。
蘇聯參與了談判過程,尤其提出安全關切,包括不得在原東德地區部署核武器,以及建議裁軍、北約改變軍事性質等。後來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終止,兩大陣營對峙格局消解。人們以為冷戰過去,然而冷戰思維繼續存在。
鼓吹「文明衝突」的美國人亨廷頓,把冷戰後的歐洲續劃分西、東, 斷裂線就穿過烏克蘭。他的著作記述說︰冷戰後,美國對於歐洲安全機制,初期採取全面包容,以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接納所有歐洲國家以至歐亞國家,及強調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角色;後來改變,積極擬定推動北約擴大的準則和進程。他寫到俄羅斯強烈反對北約的任何擴大。
這次俄軍攻烏克蘭前,普京發表長篇電視講話,重提︰在討論德國統一問題時,美國向蘇聯領導人承諾,北約不會向東延伸一寸,「他們給了口頭保證,結果一切都落空。」
普京說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對俄羅斯安全的直接威脅;每個國家當然都有權決定與誰締結軍事聯盟,但是國際上明確規定安全的不可分割原則,不得犧牲別國的安全。去年12月,俄羅斯建議同美國和北約簽訂安全保障協議,草議文本還公開披露,外交觀察家當時已指出俄羅斯此舉如破釜沉舟。美國和北約沒回應俄方的關切。普京引用《聯合國憲章》的自衞條款,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
普京引述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憲章所說,「自身安全的選擇不能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冷戰期間設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冷戰後改為歐安組織,卻不足以應付歐洲安全形勢的新變化。
有說烏克蘭戰事是新冷戰的開始,其實只是舊思維的延續。聯合國憲章明確要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既反對侵略、也反對干涉內政。現時努力促使俄烏談判能有進展;實現持久的和平,則要建立更廣泛參與的有效安全機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央多方面關懷備至 香港更要爭氣 |
上一篇: | 和平紅利已經消耗殆盡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