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
東歐烏克蘭局勢近期緊張,美國撤走駐烏使館一部分人員,同時加快運軍火到烏。歐美傳媒稱俄羅斯軍隊快將攻烏,一度觸發了股市急跌。中國的分析家則並不認為那裏短期會爆發戰爭。
烏克蘭與俄羅斯歷史淵源深厚,上世紀都同屬於蘇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一直搖擺於俄羅斯與美歐之間,2005年發生了「橙色革命」,親西方的尤先科上台,擊敗親俄的候選人亞努科維奇。尤先科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作為國家目標,其施政卻乏善可陳,國內經濟不振,結果5年後亞努科維奇得以當選總統。
但接着烏克蘭首都基輔又爆發「廣場革命」,推倒亞努科維奇。政局動盪之中,烏南部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宣布自行併入俄羅斯聯邦,烏東部與俄接壤的頓巴斯地區武裝反抗烏政府軍;頓巴斯包括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人口多數屬於俄裔。
烏、俄交惡,美英等國家介入支持烏政府,對俄施加制裁。後來在德、法兩國斡旋下達成協議,照顧到頓巴斯的特殊自治訴求,同時確認烏東部邊界線,衝突紓緩。
當中一個插曲是在特朗普當美國總統任內,被揭發曾經要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幫助搜集關於拜登兒子的貪腐材料,以助抹黑競選對手;特朗普還下令暫停對烏軍援,作為要挾。美國眾議院就這「通烏門」事件通過了彈劾特朗普。
拜登政府上台後,加強拉攏烏克蘭,去年秋天澤連斯基訪美簽署軍事合作文件;接着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訪烏,慫恿加入北約。
這些舉動引起俄羅斯強烈反應。本月以來,俄國與美、歐等展開密集的外交對話。俄重申要求北約停止東擴、停止在俄西部周邊國家部署武器系統。
對話過程中,俄方向美國和北約提交了安全保證協議草案,列明俄方要求並公開發表,到上周末美國和北約回覆俄方,實際無答應。
這些事態發展,加上俄羅斯在接近烏邊境地區增兵舉行軍事演習,使西方傳媒猜測俄將攻烏。拜登也在談論可能的回應報復。有人拿烏克蘭局勢與當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相比。
俄退無可退 美有所避忌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提出這比較的是俄方人員。古巴導彈危機,最終是蘇聯領袖赫魯曉夫作出退讓。大半個世紀以來,古巴導彈危機受到國際關係學者的大量研究分析,視作兩強對抗的實例,認為勝負取於「意志的不對稱」;有比擬為美國高速公路上的「小雞遊戲」︰兩輛車迎頭對衝,看何方司機膽怯率先扭軚躲避,即謔稱的「小雞」(膽小鬼)。有司機乾脆把軚盤拆掉,以示絕不轉彎。這就如中國話說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俄總統普京親自會見國際傳媒,清晰劃出兩條紅線︰北約不得擴張納烏、不得在烏境部署重型攻擊武器。他指摘北約違背當年承諾,先後五波向東擴張;俄必須維護自身安全。
西歐輿論察覺俄方立場堅決,認為它把安全保證協議草案公之於世,即表明不退讓。
至於美方,拜登稱俄攻烏便要付出沉重代價,他說的是經濟制裁,避談採取直接軍事行動介入。北約其他成員則遠距離擺姿勢。
烏克蘭問題上存在「意志的不對稱」。北約多次東擴,俄羅斯已退無可退。普京劃出紅線具有威懾力,西方相信他真敢出兵,而美國不敢針鋒相對,雖然矛盾難解,卻總有所避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通脹下股債組合冇運行 |
上一篇: | 重拾「香港速度」才能「動態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