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17日

社評 社評

約翰遜重組新內閣 中英關係愈弄愈僵

英國首相約翰遜突出手撤換內閣成員,最受關注的是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燉冬菇」,被調去擔任司法大臣,兼任沒有實權的副首相。外相的新人選是原本擔任國際貿易大臣的卓慧思(Liz Truss),她是英國史上第二位女外相。

約翰遜政府其他「大風吹」的人事調動包括:內閣辦公室事務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改任房屋大臣,衞生大臣杜慧詩(Nadine Dorries)獲升任為數碼、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教育大臣韋廉信(Gavin Williamson)遭撤職,由負責疫苗接種部署工作的政務次官扎哈維(Nadhim Zahawi)取代。此外,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國防大臣華禮仕(Ben Wallace)及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留任。這次內閣改組一般被理解為施政方向的轉變,重點處理教育、住屋及司法問題。過去一年半英國面對世紀瘟疫威脅,政府忙於應付危機,如今疫情逐漸平穩,改組內閣的目的是專注疫後與脫歐後各方面的重建。

不管是否為了疫後重建,藍韜文降職始終是焦點所在,他的罪名是上月處理阿富汗撤軍事宜失職,當時他正在希臘度假,據《衞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藍韜文有超過一星期「基本上拒絕任何聯絡」。據悉,當時外交部官員建議藍韜文致電阿富汗時任外長,要求協助安排撤離前英軍翻譯員,結果這個電話沒有打成。在野工黨、自民黨和蘇格蘭民族黨都狠斥,如果藍韜文自己不辭職,約翰遜必須把他炒魷。藍韜文逃不過受貶,外相一職由現年四十六歲的卓慧思頂上,這又是引發聯想的人事安排,因為卓慧思以強硬態度對待中國而馳名。今年一月,時任國際貿易大臣的她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批評:「人們看得到事情是不公平的,假如國有企業能補貼,並能夠削弱自由企業經濟,那將摧毀對貿易的信任。中國部分行徑,例如強迫技術轉移、國有企業補貼及侵犯知識產權,導致了一些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不信任。」她又認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應該拒絕承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為之,卓慧思一開始成為外相就參與了一項「圍堵中國」的工作。美國總統拜登於十五日與約翰遜及澳洲總理莫里森舉行視像對話,三方宣布達成歷史性的「澳英美聯盟」(AUKUS),加強在印太地區軍事合作。協議其中一部分是澳洲將在美國技術支援下,引入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約翰遜及他的新任外相卓慧思形容,今次合作令三國變得更緊密。

「澳英美聯盟」之意圖擺明就是衝着中國而來,澳洲將成為全球第七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能夠在南海至台海之間「自由航行」,勢必讓北京大感不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斥,這種做法「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加劇軍備競賽,損害國際核不擴散努力」。他呼籲「有關國家應摒棄陳舊的冷戰零和思維和狹隘的地緣政治觀念,否則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警告澳洲:「如果它為効忠美國而逞能,在最突出的反華位置上興風作浪,尤其是在軍事上冒進,那麼它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為反擊遏制而殺一儆百的目標,第一批在南海喪命的西方士兵也最可能就是澳洲人。」

卓慧思擔任外相的第一項任務是聯同美國和澳洲劍指中國,預示着本已緊張的中英關係在可見之未來不會改善。

中英關係愈弄愈僵,還有一事可作說明。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原本受到英國議會跨黨派中國小組邀請,出席國會夏季招待會,但遭英國上、下議院議長聯手禁止。下議院議長賀立紳(Lindsay Hoyle)和上議院議長麥福(John McFall)指出,多名曾為新疆人權問題發聲的英國議員遭北京制裁,至今未解除,所以鄭澤光不得進入英國國會大樓。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聲明譴責,個別英國議員「出於個人政治目的干擾中英正常交往與合作,損害兩國人民利益,是可恥的,也是懦夫之舉」。

中國駐英大使遭逢「閉門羹」的侮辱,加上新任外相卓慧思對華態度強硬,北京與倫敦的矛盾積怨也許很長一段日子都無機會化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